生活处处有学问,此话果然不假。
今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野果子的图片,请大家用土话说出名字。未曾想,这个话题引来本地、陕西、江西、福建、贵州等地朋友积极参与,让我了解到不少这野果子的知识。
看到这果子,我第一个反应就是酸,皱眉头,吞口水,似乎真吃到嘴里一样。它酸味重,略甜,味道有点怪,许多人不能接受。小时,伙伴们一起到山上砍柴、放牛,偶尔会见到一二棵这种野果。它像红灯笼一样,一串串吊挂在树上,煞是好看。因怕酸的缘故,大家并不会猴急地去争抢,一颗颗小心翼翼摘下来,用桐子叶包着,拿回家给弟弟妹妹吃,他们倒是蛮喜欢的。
百度搜索知道它学名叫胡颓子,又称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羊奶子等。它是一种兼具观赏及药用价值的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 日本也有分布。
关于它的叫法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甚至让人哭笑不得,忍俊不禁。
通山话叫卢刀、咸安话叫罗都、通城话叫卢竹,还有叫农都、洋刀、罗舟、罗嘟、罗渣……这三县同属咸宁市,与江西毗邻,有"吴头楚尾"之称。仔细研读上述三种叫法仅是方言之别,读音实则差不多,可统一规范为"卢都"。我分析这应该是千年前的古楚语读音。
陕西宜弟说,他们叫"麦熟泡",即麦子成熟时出产的果子。这个叫法以其成熟季节的农作物命名,告诉人们麦子熟了,就可以上山去采摘来吃。与此相类似的阳新龙港叫"麦都"。陕西绪来哥说这是好东西,可以酿酒。天神,不可想像这酿一斤酒,那得多少果子啊!
还有叫"羊奶子""羊母奶""牛奶奶",这显然是以其外形命名。小时我放过羊,当然知道羊奶子,它的样子确实像羊奶子。呵呵,这个名字最经典了。
福建的朋友说没有这果子,其实是有的,福建、浙江都出产。
小小的一颗"卢都",居然有几十个名字,它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更不乏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