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田兆玉
一天,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件让我啼笑皆非的事。他在一家铸造厂工作,虽是个苦脏累的活,但据他说,因为是计件制,所以工作时闻上比较隨竟,特别是每到开炉,要等铸件温度降到人能承受的情况下才能取出产品。其间有将近一个小时自甴活动的机会。这时候的休息室里,差不多都是低头族一一玩游戏、斗地主、炒股的什么都有。我的朋友说,他前不久在旧书店里淘到一本《中国古代散文集》,一时间爱不释手,于是,他经常带在身边,有空就看几页。这天开完炉,大家像往常一样,蜂拥到休息室里摸出手机,各自重复着上一天的动作。我的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掏出了那本书,坐在一旁享受起来。就在这时,一位同事晃悠到他面前说:"现在看纸质书的都是教授级别了。″不知是讽刺还是饥笑,说得我心里发冒,真想冲过去教训他一下,但看他嬉皮笑脸的,就不把他当真,摇了摇头假装不介意。下班回家了,一想起白天的事,心里总是不痛快。现在看书与时代不合拍了,人家玩手机,你一个人在看书,邑不成了孤家寡人了。明天还带书去吗?会不会还会有人阴阳怪气的来干扰吗?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两全俱美的好办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天上班没带书,休息时人家看手机,他也看手机。昨天那个年轻人看见他也在玩手机,就默默地走开了,也许他自以会被他触动了。其实,我的朋友还是在看书,只是把书的内容一页页事先拍了下来,在手机的屏幕上看那本书。这个方法果真有效,从此,安静了许多。就这样,都是晚上事先拍摄好,第二天休息时拿出来看,用了十天的见缝插针,才把这本《中国古代散文选》看完。
这件事对我也触动很深,难道看纸质书真的落伍了吗?这样做也算是与时俱进吗?值得朋友们深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