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欲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王阳明之前,告子对良知提出了他的观点:“生之谓性”人生来就拥有良知,不用通过学习就知道的最本来的思想就是良知。但是这似乎并没有体现人之为人的可能性,因为一个动物在与生俱来,也有它本能的知,比如说生来就知道谁是自己的母亲,怎么吃饭等。所以,良知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那部分知。只能说人生来就有的叫做人的天赋,这与良知是不同的。
王阳明对心和体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他的见解“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人之本体就是心,而这个本体通过想意念发动出来就叫意,而这个易当不掺杂私心私欲,使其最本来的样子就叫真知,而那个意向外发动就是物。
在王阳明四句教中,他说的无善无恶,并不跟告子讲的无善无恶一样,告子说的无善无恶,就像植物一样是没有价值片段的,完全将心放空。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的,本心是有价值片段的,是拥有意义,而不是死的。不过,这似乎又与孟子和孔子所讲的性本善有所不一,好像是有矛盾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当一个无善无恶的心向外发动时,一定是会体现出善或者恶的,这就要看一个人的私心和私欲存在的方向。而这个心还未发出的时候,就是性本善,就是人心本体的“意”。而什么又是知呢?真正的知可以叫做良知,而良知就是一个人无人心的本体,是对价值对错判断的一种标准。就比如说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墙上画画,他此时本心中是能意识到不能这么做的,而这个意识就是他的良知,是心发之前的本体。而最后的“物”就是指意推行出的事物。
那么,心,意,知,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前面说了心就是一切的本体,而心通过发动和外推,出现了意,知,物三种。而体和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体与用之间的关系。当人心的本体外推时,就会体现出功夫也就是用,而这个用也会时刻,将自己的本体拽着不至于向外过多的逐名逐利,这个过程就可以说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