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筝小钱
你好,我是筝小钱,我软磨硬泡了7个月,通过拿下无数个老师要求的训练“优秀作业”,加上几次培训课的漂亮出击,终于把张家瑞老师请到北京,在10月27日-28日这两天做一次瑞言商务演讲言一培训课。
为什么我非要这么卖力邀请呢?过程是这样的~
01 蜕变即是新生
“姐,我太高兴了,你来深圳我一定要请你吃饭。你说你想吃啥咱就吃啥。”
江明(化名)特别兴奋,因为他不仅成功转正,还申请到了期望的转正工资。虽然才多了1000块,但对于专科毕业、漂泊在外的他来说,每多赚100块钱,就可以让家里的老妈少惦念些,也可以让自己留在深圳的决心更坚定。
他给我发微信语音的声音里充满热情、活力,我仿佛能看到他眼神里绽放出的自信、从容,这跟一周前说话声音很低,只敢给我发文字,还得斟酌老半天的他,真的是判若两人。
我对江明印象不错,他在社群里挺热心,平时发言也非常得体,原本我以为他是一个做事踏实又特别热情的小伙子,但我只猜对了一半儿,他跟我说:“姐,我只是在群里这样,平时都不太讲话,怕说错了招人烦。”
越不会讲话,越担心说错话,越不敢说,恶性循环。而那些擅长沟通的人,最初只是比别人更“勇敢”。敢于犯错,敢于招人烦,更敢于对自己彻头彻底地“改造”。
02 肯定即是自信
江明第一次跟我微信聊天时的样子,我还记得。他的文字里带着很浓的紧张感,担心我不会给他回复。他问我“怎么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并希望我推荐给他几本书。
我当时给他分享了几个日常沟通技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敢于讲话,不怕犯错,又推荐了3本书给他。他特别开心,没想到我会这么细致地回复。
沟通中的不自信感,会让你“说得更少,内心戏变多”,但这些内心戏其实是你脑补出来的,又有多少是真相?
过了一段时间,他跟我反馈:“筝姐,上次跟你聊完后,我回去大胆尝试了下,效果太让我惊喜了。好多次觉得自己说得不好,但对方并没有不开心。而且我发现我变得越来越敢说了。”
让自己变勇敢的方法,其实就是通过收集对方“实际的负面反馈”判断是否要调整,比如他明确说出你说得不好,让他反感;或者是他明确表示希望你不要这么说,而不是全靠你自己脑补对方的感受。
如果对方没说,你可以认定“我说得挺好的”。如果你老是怀疑自己,不认可自己,难道别人会欣赏这样的你?
对方愿意跟你聊,喜欢听你讲,往往不是因为你说了什么,而是因为你在沟通中展现的那种状态,特别有魅力。我相信我能说得好,万一这句没说好,我就再补一句。
03 表达即是名片
这个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江明当时也提到了一个新问题:可以陪练沟通技巧的人太少了。
平时跟公司里的人都是谈工作,也没有时间聊别的:大家中午吃完饭就午休,起来后一直工作到下班。到家一般21点后,也就很少出去见朋友,最多在网上跟大家聊聊天。
他问我:“筝姐,你是怎么拓展自己的人脉圈的?”
我跟他分享了我拓展人脉圈的几个方法,又提醒他一个很重要的点:扩展圈子是个长期任务,最快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公司环境锻炼沟通能力。
他有点惊讶,觉得平时在公司都是谈工作,例如开个会、跟领导说几句话、请同事帮个忙,而且说话的次数不太多,一天也讲不了多少话。这样能练出来吗?
我反问他:“难道你不觉得这些练习好了,反而可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吗?而且你说的这些,都是对提升你的职场影响力很重要的关键时刻啊!”
跟领导汇报工作没逻辑、没重点、没自信,领导怎么相信你可以担当大任?不做领导的左膀右臂,你怎么升职加薪?
跟同事沟通不懂拒绝,不够有情商,只顾忙完自己的事儿,那么以后有事儿求着同事的时候,谁会帮你?
会议上发言不注意快速总结提炼别人的观点,废话一堆,别人只会觉得你在浪费时间。
职场里的每次正式沟通,都是在展示自己的职场名片。它将成为一个烙印,印在每个同事的心里。
你的职场名片是怎样的呢?
04 辅导让他自信
我让江明列举了工作中遇到的所有沟通场景、沟通对象、可能出现的难题,并让他准备记录沟通清单,经常优化这些清单。
正好前段时间他准备跳槽,把前面学的这些沟通技巧都用起来,在面试环节展现了一个比较自信的他,而且讲话逻辑都很有条理,成功入职了一家新公司。
但转正前他犯了难,因为这家公司会有一场非常正式的转正答辩,大领导都会参加,他一听这介绍就觉得腿软。
“万一被问到一个不会回答的问题怎么办,我到时候是不是不该坐着讲,那我是一直照着PPT读吗?好紧张,我感觉我会大脑一片空白吧?”
他一口气说了好多自己的担忧。我先是指导他修改了答辩PPT,把工作成绩部分更突出地展示出来。
展示努力过程只会让领导觉得给你的工资没白花,展示工作结果才有可能升职加薪。
然后我让他自己熟练下PPT讲解,帮他优化了一下开场2分钟的演讲稿,并让他背下来,做到“打死都不能忘”。
临近前一天,我告诉他一些克服上场紧张的小技巧,包括一些肢体动作、心理暗示、防止张不开嘴或者说错字的方法、防止语速过快或者上不来气的方法,等等。
最终他发挥得超出自己的预期,而且领导们现场点评时给了比较高的评价,他觉得自己第一次这么开心,第一次发现自己也能说得这么好。
05 我为什么可以
其实我教给他这些方法,也不是我原创的,都是学来的。
我过去虽然比较擅长沟通,但没有太成型的方法论,每次大家问我沟通问题,我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加上沟通练习的占线很长,很多人坚持不下去,也没有积累下几个咨询成功案例。
但是自从我学了演讲课之后,我用自己特别具备的“吸星大法”本领,把老师的课程吸收了个九分九,自己再接咨询就更顺畅了,积累了很多成功案例不说,还把自己的培训课酬实现了每半年翻一番。
而且,我不光讲演讲类培训课,我还讲时间管理、互联网运营的培训课,实现了一套演讲技能,让我的收入全面开花。
你可能说了,我没你这个“吸星大法”本领怎么办呢?没关系,我的演讲老师张家瑞老师,他把每一个沟通场景都拆解地非常细致,针对具体问题,带案例实操讲解。
你是不敢讲、不会讲,还是讲完了说服不了对方?
你是一对一讲,还是一对多讲,他们是不爱听,还是听完没行动?
06 为什么是他
首先,他定位于商务演讲这个细分领域,关于舞台演讲,像发布会、大会演讲那种不计算在内,主要集中在公司内可能出现的场景。
基于这样的定位,他吸引的人群75%以上是职场人士,剩下25%是自由职业者、大学生、全职宝妈。其中职场人士的占比非常有意思。原本我以为大部分来听课的都是企业高管,他们需要讲话的场景多啊,再不济也得是中层管理者。但实际上来上课最多的是工作1-5年的人,而且新人和老司机的占比基本持平。
这就说明,我们现在的职场环境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演讲,也日渐清楚演讲对他未来的价值。
这也给我们一个提醒,如果你不学演讲,那么即便做出了同样结果的工作,那个能展示自己、讲得确实比你好的人,会比你优先具有升职加薪的机会。
年初有人说“干得再好不如做PPT的”,会演讲的人,不仅PPT做得好,讲话贼溜,气场贼强大,而且人的情商会越来越高,职场里左右逢源,你想让他不成功都难。
其次,他自己有多年的职场经验, 是从基层员工到管理层一步步做起来的,他接触过很多不同的岗位,有质检、有销售、有培训,尤其是在销售工作中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大量的沟通场景积累。
再次,他非常爱阅读,每天他除了给学员上课、咨询,就是自己看书、找资料学习,设计迭代课程,每年看书最少200本,还不算无法统计的各种文字、视频资料。
我当时也是被这3点打动,远赴深圳,即便交通住宿费比课程费用都贵,还是非要去跟他学习,因为那时候他不来北京啊。但我现在接手的很多咨询对象都是京津冀鲁豫黑吉辽陕甘宁,我笼统称为“泛北方区域”,对一个不认识的老师飞深圳的动力肯定不足。
于是我软磨硬泡了7个月,拿下无数个老师要求的训练“优秀作业”,加上几次培训课的漂亮出击,才把张家瑞老师请到北京,在10月27日-28日这两天做一次瑞言商务演讲言一培训课。
2天的价格是1980元,我为什么特别推荐大家来参加呢?因为这个价格是我一个演讲咨询个案的收费价格。你想想能听这么好的老师现场讲两天,我还邀请了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全程当你们的助教,你还犹豫个啥。
钱不够?最近租房、还信用卡,账户余额仅剩3位数?
闺蜜结婚,有安排,时间错不开?
公司加班,不能请假?
……
困难总是越想越多。
但我也不能承诺你听了肯定升职加薪,肯定立马涨工资,肯定3个月就能说会道、所向披靡,因为,你来上课都那么多纠结,那后面去练习的时候,我也没办法天天、时时刻刻盯着你,问你练了没有,效果怎么样,对吧?
只能说有些同学,2天内课程消化吸收80%,回去后就马上用起来,每天在沟通场景回顾课程内容,沟通越来越顺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敢于挑战高难度工作,也在复杂任务面前主动沟通、优势谈判、逻辑表达,最终KO了所有难关,小胜一局,还没到人生赢家。
这些通过演讲练习变得更敢说、更会说的人,修复了跟家人多年的不和睦,搞定了暗恋已久的对象,表达了对领导的反对却没让他难堪,帮朋友理清了烦乱的心绪……
他把演讲技巧生活化了。老师没有讲生活沟通技巧,大家却都能把它用于生活。
这种方法论演绎能力,让你当堂理解消化,主动应用于多场景,难道还不值这个价?
搓一层皮,削一根骨,长一身硬气!
演讲训练就是如此,过程虽苦,结局却有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想象一下,你站在会议室里,背后有你精心准备的PPT,逻辑清晰、美观大方。底下坐着各位同事、领导,你自信表达、声音洪亮、语速适用,大家都在认真听,或点头,或皱眉,或记录,都被你吸引着,全场你就是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