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乐流芳之世,伯牙孤影携“绕梁”琴,仿若一位决绝的苦行僧,向着连成先生的幽居坚定迈进。
一路风雨如晦,山水皆成阻碍。狂风似癫狂的魔神,张牙舞爪,怒号连连,似欲将世间一切吞噬;暴雨如天河决堤,万箭齐发,无情地抽打大地。伯牙衣衫湿透,于风雨中如飘零之叶,瑟瑟发抖,而“绕梁”琴在油布护持下,安然若神佑之明珠。他心中信念炽热如焰:
“纵此途满是荆棘,险象丛生,若能悟得琴道真谛,一切困苦皆为磨砺,我愿如飞蛾扑火,永不言弃。”
跋涉月余,伯牙终至先生所居山谷。谷中翠竹摇曳,似绿衣仙子翩翩起舞,身姿婀娜;清泉流淌,如大地奏响灵动音符,清脆悦耳;幽径蜿蜒,像灵蛇静卧山林,神秘莫测;竹叶沙沙,仿若精灵低语,殷勤相迎。山谷仿若一位慈祥的老者,张开怀抱将伯牙纳入其中,那静谧的氛围似在轻轻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故事,安抚着伯牙疲惫的心灵。伯牙心中的忧虑如被困的飞鸟,在这宁静的山谷中似乎也找到了可以栖息的枝丫,缓缓平静下来。
伯牙整衣入庭,连成先生正悠然烹茶,茶香氤氲,似轻纱笼罩庭院。伯牙长揖及地,言辞恳切:
“先生,伯牙久慕您琴艺绝世,仿若暗夜盼星,盼您能解我琴道困惑,望先生赐恩。”
言罢,额头汗珠滚落,气息未平。此时伯牙的心像拉紧的弓弦,紧张与期待在弦上颤抖,只等先生的回应来决定它是松弛还是断裂。
先生抬眸,浅笑道:
“琴道深邃似沧海,君可忍磨砺?”
伯牙昂首,决然回应:
“伯牙愿受教,纵荆棘如狼牙,亦不退却,定如磐石。”
先生点头:
“且先歇下,明日起,于谷中悟自然之道,此乃琴道之门。”
伯牙诺之,心忧与期待交织,如乱麻缠心。伯牙内心的迷茫似在黑暗中摸索的困兽,找不到出口,只能在原地打转,对未来的琴道修行既充满憧憬又满怀忐忑。
先生审视片刻,缓声道:
“琴道先重‘形’之雕琢,次求‘神’之契合,终臻‘韵’之化境,与天地共鸣。君且自评当下境界。”
伯牙谦辞:“晚辈仅略通‘形’之皮毛,‘神’与‘韵’仿若迷雾,弹奏时琴音空洞,难触人心,不知是未捕自然灵韵,如寻宝者错失宝藏,还是情感未融,亦或对琴道领悟尚浅?”
先生遂正坐抚弦,“泛音”袅袅,似仙羽戏云海,缥缈空灵;“按音”沉沉,如洪荒巨兽怒哮,音波似汹涌怒潮,震撼灵魂;“散音”悠悠,若清泉跃石间,灵动活泼。伯牙闭目聆听,初时沉醉似入仙境,渐而神思遨游山川沧海,曲终,怅然若失,方觉自身渺小如蝼蚁,见识浅薄。伯牙的自信如被霜打的花朵,瞬间萎靡,内心满是对先生琴艺的敬畏与对自身不足的懊恼,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般局促不安。
次日,随先生入谷修琴。晨曦初露,林径画眉啼啭。连成先生云:
“此乃天赐琴韵,君当静心体悟。”
伯牙初时心躁,见先生目光鼓励,遂宁神静气,感知鸟啼喜乐。遂问:
“先生,鸟啼虽美却短促,如何于琴上绵延成调且不失灵动?似要将一瞬流星,化作璀璨星河,谈何容易?”
此时,晨雾如轻纱般温柔地缠绕着树林,似在与画眉鸟的歌声嬉戏,想要将那美妙的音符一同裹藏。伯牙的心像被晨雾笼罩的湖面,虽有波澜却努力趋于平静,试图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灵感。
白昼溪边,先生指溪流而言:
“溪之缓急,如琴之刚柔。急弦若铁骑冲锋,气势如虹;缓弦像佳人幽叹,柔情似水。君且闭目,幻身为叶,融情入琴。”
伯牙试弹,疑窦丛生:
“水音入琴,岂不乱了韵律?如野兽入雅境,岂不相悖?”
先生轻拍其肩,伯牙勉力沉思。溪边垂柳依依,似多情的少女,将发丝轻拂水面,水面泛起的涟漪仿佛是它羞涩的浅笑。伯牙心中的纠结如两条缠斗的蛇,一方是对新琴法的怀疑,另一方是对先生教导的信任,彼此僵持不下。
日暮虫鸣,先生道:
“虫鸣虽微,各含深情,为琴音妙源。君宜捕其韵入琴。”
伯牙谛听有悟,仍疑:
“碎音何以成大雅?虫鸣杂乱,如散珠难串,如何遴选?”
先生但笑不语。草丛中的虫儿们像是在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萤火虫提着灯笼在旁照亮舞台,晚风轻轻拂过,像是在为它们打着节拍。伯牙的思绪像一只迷失在虫鸣海洋中的小船,在杂乱的声音里努力寻找着方向,试图梳理出那隐藏其中的琴道脉络。
谈及琴艺关键处,先生授勾弦之法:
“勾弦当如惊鸿掠水,轻盈无痕,用力恰似春雨润田,温柔细腻,方能音清灵妙,否则音毁玉碎,似宝器破碎,令人痛惜。”
伯牙目不转睛,勤加练习。稍有差池,先生即斥:
“君之勾弦,太过笨拙,当如蝶舞繁花,力随心出,细若蛛丝,似笔落宣纸,恰到好处。”
伯牙汗流浃背,刻苦修正,又问:
“勾弦之力难控,怎样方能精准把握,使琴音圆润如意?似在钢丝上跳舞,如何平衡?”
伯牙内心的焦虑像即将喷发的火山,在不断的练习与失误中逐渐累积,只盼能找到那突破的关键,让内心重归平静。
学谱之际,先生解曲如诗画:
“此曲摹绘春景,仙子舞于繁花盛处,花雨缤纷,蜂蝶蹁跹。君将此境融入琴音,韵若春风拂槛,撩人心弦,惹人沉醉。”
伯牙初弹晦涩,幸得先生指引,渐入佳境,琴音似竹篁沐雨,清新四溢,迷茫渐散。伯牙心中的喜悦如破云而出的朝阳,逐渐驱散了之前的阴霾,对琴道的领悟又多了几分信心,仿佛看到了通往更高境界的道路在脚下展开。
春归大地,繁花似霰。先生笑言:
“君于花海抚琴,指若蜜蜂穿梭花丛,弦动香韵四溢,音化繁花盛景,可醉人心扉。”
伯牙坐于花间,抚琴寄情,琴音仿若花芳弥漫,心中满是欣喜,似丰收农夫。花朵们似一群盛装的舞者,在微风的指挥下,摇曳生姿,与伯牙的琴音相互呼应。伯牙的心情像在花丛中自由飞舞的蝴蝶,轻盈而欢快,沉浸在这美妙的琴与自然交融的境界里。
夏至,暴雨倾盆,天地震怒。先生教诲:
“此乃天地威怒之象,入琴则为雄壮之声。快弦如铁骑突出,金戈交鸣,似勇士浴血奋战;慢弦若将军浩叹,残烟袅袅,饱含沧桑。君且听风雨之韵,融于琴音。”
伯牙坐于幽洞听涛,心潮澎湃,琴音雄浑壮阔,仿若鹏翔万里,可破云霄,始悟琴可纳自然灵韵。那暴雨似愤怒的战神,挥舞着电鞭,在天地间咆哮,而山洞则像一位沉稳的智者,默默承受着这一切,为伯牙提供一方静悟之地。伯牙心中的豪情被暴雨点燃,如奔腾的江水,不可遏止,对琴道与自然的融合有了更深的感悟,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天地间的一部分,与风雨同歌。
秋来,落叶飘萧。先生道:
“落叶辞柯,若耆宿追思,意态悠然。君抚琴时,指若浮云拂峦,音同叶吟秋风,叹春秋更迭,诉离合悲欢,似岁月长歌。”
伯牙弦上诉情,琴音幽婉深沉,如历史长卷,满是沧桑,每音皆似岁月足印。落叶似一只只疲倦的蝴蝶,缓缓飘落,大地张开双臂,像是在迎接它们的归来,发出轻微的叹息。伯牙的思绪随着落叶飘荡,心中满是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琴音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如泣如诉。
冬临,素雪纷飞。先生指伯牙而言:
“冰雪贞洁,入琴则为清寒之音。指若流星坠地,简洁爽利;音若冰魄流光,静人心神,似能封冻喧嚣。”
伯牙琴音傲雪凌霜,孤高幽绝,如寒梅独绽,暗香幽浮,似幽独灵魂低吟。雪花如一群纯洁的精灵,在空中嬉戏打闹,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银白的纱衣,山川树木都在这静谧中沉醉。伯牙的心在这冰天雪地中仿佛被净化,内心的浮躁与杂念如被冰雪掩埋,只剩下对琴音纯粹的追求,像那在寒冬中坚守的孤梅,不畏严寒,独自绽放。
三载匆匆而过,伯牙琴技娴熟,可与自然相和,然琴音尚缺神韵,犹如画龙未点睛,心中怅惘,似孤舟迷航。伯牙内心的失落像深不见底的黑洞,吞噬着他的灵魂,三年的努力却仍未达到心中的完美境界,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在琴道上更进一步,这种自我质疑如尖锐的刺,不断刺痛他的心。
先生肃然道:“君琴技困浅滩,蓬莱仙师方子春可解此困。吾将携君前往拜谒。”
伯牙拜谢,目中满是敬畏与期待,似信徒望圣殿。遂与先生踏上赴东海蓬莱之路。舟行海上,遇浪涛汹涌,伯牙惧意顿生,问道:
“此行艰险,琴艺真能有所进益?这浪涛似恶魔之口,如何能安渡?”
先生安然端坐,目光坚毅:
“无畏,此亦为琴道磨砺,如凤凰涅槃之火。”
伯牙受其感染,胆气渐壮。陆行遇阻,伯牙心潮起伏:
“蓬莱究竟何样?仙师有何异能?此行是福是祸?似入神秘迷宫,满心疑惑。”
然其志坚如铁,毅然向蓬莱进发。蓬莱岛上,伯牙命运将何往?琴艺能否突破?且待命运揭开神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