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好友问我:女儿学龄前,在写字方面,语言表达方面,都比同龄孩子能力弱,翠翠你看,这该怎么办?
我喜欢育儿,却从不标榜专家,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存在专家的领域就是育儿,因为没有人比父母还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人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耐心倾听,先理解家长的焦急和担心,缓解家长的情绪,然后合作探讨孩子遇到的困惑,最终寻觅到一个比较合适孩子特性的解决问题办法。
聊了20多分钟,友欣喜地告诉我:自己的困惑和难题解决了。
如今,我们把孩子们赶到同一起跑线上,扣到同一模子中,在一次又一次比较后,原本孤品的孩子们慢慢变成标准化的产品,有些甚至成了赝品或是山寨。
有些家长更是按照别人的方式,大众的方式教育自己孩子,还有些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出成果给别人看,这些都远离了生命的从容和优雅,也扼杀了孩子的特长和优势。
用别人的眼光来证明自己孩子的幸福和成功,是父母内心的虚荣和自卑。人多的地方热闹,但热闹不重要,方向才重要,要有勇气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光顾着看别人,就容易走错自己的路。
万物都有独特的成长期,花都有各自的花期,孩子有独特的生命节奏和成长鼓点,慢速,中速,快速。个体的独特性决定了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孤品和原创,有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和成长节奏。
作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尊重就是看见独一无二的孩子,了解孩子的特点,节奏,步速,鼓点。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儿,父母的责任是陪伴与呵护,而非指手画脚地教导。
人人不完美。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是两株植物,我们的眼光放在优点,我们就在用心灌溉优点,人就会越来越有成长和进步的信心,相反,我们用力在意不足,让它茁壮,优点就会因缺乏营养,早晚枯萎而亡。
此刻,蹦入脑中的正面管教工具有:特殊时光、倾听、鼓励、合作解决问题等。
生命是什么?生命不是竞技场,无需血淋淋拼出你死我活;生命是一段旅程,谁也逃不了,都得完成自己独特的旅程,用心也好,粗心也罢。
旅程不同,无需比较,踏实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