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了一门新课《法律思维》,学习完整个课程以后,有一个总体的感觉:通过学习法律的一些原则、演变过程、处理案件的方法,对于我们应付日常的生活,也是很有借鉴作用的,很多时候可以让我们用理性来思考问题,避免自己被情绪控制,可以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新角度。
课程梳理了法律处理案件的六个原则:一是凡事讲规则:因为法律的终极使命是维护社会秩序,而法律通过其强制性的规则体系,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实现这一使命;二是凡是讲权利:我们要认识到法律并不是评判谁对谁错,而是提供一个转化平台,把道德争论转化为法律权利之间的冲突和平衡问题,通过法律的权利可以确定人际关系的法定边界,达到“定分止争”的目的,这一原则对于我们理解很多社会现象很有帮助,尤其是涉及到亲属、朋友之间发生纠纷时,记住这一原则易于让我们客观中立的看待问题;三是凡事讲程序:司法机关作出判决不但要追求结果的正义,更要确保审判过程的公正;四是凡事讲终局:法律判决一旦生效就不可更改(能够更改的案例很少),这一原则的目的是为了真正的解决纠纷,达到维护秩序的目的,对于任何事情都给出一个说法,即使这一说法不是很完美也总是胜过不了了之,以为没有说法的事情很容易留下后患;五是凡事讲预期:这个道理是说法律不一定是最优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于长远考虑,可能会忽略个体的公平正义,为将来提供一个参考,进而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我们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无法抉择的时候能够想到这一原则可能会给我下决心带来一定的帮助;六是凡事讲权威:是指任何争议,都要有一个唯一的决策者,比如要明确管辖权、明确决策机构等。
课程的第二部分告诉我们法律是如何看待所谓的“事实”的。首先要泼一盆冷水,很多事情之所以有纷争,就是因为事实不清,而法律要依据这些不甚清晰的事实作出判决,难度很大,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所谓的“法律事实”不见得是客观的真相,很多时候法律确定一个事实,不是靠“发现”而是靠“解释”。在具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事实、加工事实、嵌套事实等手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部分内容给我的启示是,有的时候我们不要妄图通过感情、道德解决问题。事实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课程的第三部分说的是法律规则的一些常识,比如可以通过法律语言刻意制造“模糊”,再如采用不同的法律规则,可以产生不同的判决结果,法律规则就像一件武器一样,在不同律师、法官的手里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通过学习,我也明白了法律的规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普遍性,能够理解个别法律不近情理的原因所在,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变了,而当初制定的法律无法适应现在场景所致。这部分给我的启示是,虽然法律条纹是明确的,但是因为你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法,仍然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就像我们在日常待人接物的时候,如果能够采取合适的方法,总是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课程的第四部分讲的是法律的一些演化过程,如法律的起源于人类的复仇行为、法律从中立性向专业性的演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演化过程以及国内法、国防法和律师的演化过程。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对法律的全貌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识。
最后作者告诉我们:法律受到信息、时间、成本、应变能力和内部管理诸多因素的极大限制,不可能满足社会所有的需求和最高期待。我们应该学习法律,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应该用法律思维,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但是使用法律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正如作者所讲,法律代表了社会不完美的一面,突出了人性不完善的一面,所有法律解决的都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