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死去后沉入海底的现象,生物学家赋予这个过程一个名字——鲸落(Whale Fall) 。
所谓的鲸鱼,它们从来不是鱼,它们是一种体态像鱼、不生鱼鳞的哺乳动物,统称为鲸豚类,小者为豚,大者为鲸。
在鲸的落下过程,有以下几个阶段:
移动清道夫阶段(mobile-scavenger stage):在鲸尸下沉至海底过程中,盲鳗、鲨鱼、一些甲壳类生物等以鲸尸中的柔软组织为食。这一过程可以持续4(至少)至24个月(取决于鲸的个体大小)。期间90%的鲸尸将被分解。
机会主义者阶段(enrichment opportunist stage):机会主义者(机会种)能够在短期内适应相应环境而快速繁殖。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鲸尸、鲸骨。在这个阶段,一些无脊椎动物特别是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能够以残余鲸尸作为栖居环境,一边生活在此,又一边啃食残余鲸尸,不断改变它们自己的所在环境。
化能自养阶段(sulphophilic stage):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和其它组织,分解其中的脂类,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作为氧化剂,产生硫化氢。化能自养细菌例如硫化菌,则将这些硫化氢作为能量的来源,利用水中溶解氧将其氧化,获得能量。而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能量补充。
礁岩阶段(Reef stage):当残余鲸落当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就会作为礁岩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
它们的消亡会给海洋这个及其匮乏的生物系统带来许多的能量。它食之海洋,在死后也馈之海洋。
鲸落促进了海洋上层有机物向海洋中下层的运输。深海的生产力仅依靠化能自养细菌供给是不够的,海洋生物进食和死亡产生的碎屑,例如海雪和鲸落,促进了营养物质向下运输,以供给深海的生物,也促进了化能自养细菌产生更多的能量。它的尸体能为以分解者为主的生态系统提供长达100年的营养。
它的消亡还带来新的物种----吃骨虫弗兰克普莱斯(Osedax frankpressi) 和吃骨虫罗宾普鲁姆斯(Osedax rubiplumus),它们寄生于鲸的骨头上,样子类似于水纹形的荧光棒。
事实上,只有在深度超过1000米的海底,鲸的尸体才有可能成为贫瘠海底的绿洲,支撑起一个能延续上百年的生态系统。
近来,中科院“探索一号”船抵达三亚,这次科考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中国南海首次发现3米长的鲸落。
TS16航次共同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谢伟副教授表示,目前国际上发现现代自然鲸落总量不足50个。
为什么在鲸鱼长达几百万年甚至更久的期间,就发现那么几十个鲸落呢?
一是过去的海下技术没有那么发达,二是多数的鲸鱼是被捕捉或是被冲上岸搁浅了,没有像鲸落一般落下海底。还有鲸鱼的尸体中因分解而产生的气体,以及它们巨大的充满空气的肺,使得它们会膨胀得和气球一样。
所以鲸落并不是那么随处就可见的。
原来死去的鲸鱼是化身为海洋里的孤岛。
有人说鲸落是鲸鱼给予海洋的最后一份温柔。
有人拿鲸落来比喻爱情的忠贞不移。
这些都是及其美丽的。
在我眼里,鲸落是一种馈赠。
它是一种生死的循环,
是黑白的转化,
是生态系统的平衡。
就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鲸落是一种“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