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某人聊天的时候,Ta突然问我,我毕业以后,可以留在某地找到一个好工作么?我对Ta莞尔一笑。
然后心里默算,不知不觉已经从大学毕业两年半了,近三年的时光,说长也不短,当驻足回想的时候,所有的记忆碎片如同掉落满地的珍珠回滚穿起了一条明亮的线。
两年半的时间换了四家公司,三份工作,每天6:30起床,23:30入睡,说不上“废寝忘食”的辛苦,甚至有时候是“刻骨铭心”的轻松,这也许是我们这代人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吧。
从仓库打包发货,售前售后客服,到平面设计,再到现在和小伙伴一起打理着一个小店铺,没有电视剧中“罄竹难书”的磨难,反倒是有“一马平川”的快感,虽然中间出现好几次不眠之夜和数十次的争吵,现在来看,不眠之夜和争吵才是生活的浪花和真谛,而其余的都是时间长河中的涓涓细流。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发现以前的自己是个傻逼的过程
这个和佛法精要--因果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三年成长的道路上,不断为自己的“傻逼”过程买单,至于是不是吃一堑长一智,我的回答(否),吃一堑不一定长一智,对于我来说,可能要吃三堑才长半智。
我曾无数次的给自己立下很多目标,制定了很多计划,真的应了那句话,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大部分目标和计划都虎头蛇尾,然后无疾而终,特别是2015年结束,2016年元旦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想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给自己两个响脆的耳光,终于还是没有下去手,怕疼,“始乱终弃”的人就是这样,拥有一颗自我安慰,自我修复不易碎的“玻璃心”内心的焦虑和隐隐的压力像和尚手中的棒槌一样时时敲打着我的鱼木脑袋,时间在一分一秒中溜走,而我挣扎着不断“踽踽前行”,被乌鸡汤养的“膘肥体壮”的心肝肺,不停的告诫,只要不停的往下走,系在身上的死结就会一个个被时间打开,胡适老先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2016.11.30太阳依旧又大又圆,透过层层雾霾,折射出微弱的光芒,和平常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但对于我来说,看太阳的时候,是那么的不一样,怎么去形容激动的心情呢,可以打一个比方,爱迪生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白炽灯灯丝,已经做了上千次的实验,终于在某一天的早晨,用钨丝做了一次实验,然后就成功了,此时此刻,爱迪生意识到,之前所有做过灯丝材质的失败实验,都没有白费,至少,让他知道,其它材质不适合做灯丝,适合做其它发明的用处。
站在26岁这个时间节点,突然这一天就活明白了,之前的浑浑噩噩,朦朦胧胧都已经烟消雾散,,现在只剩下风轻云淡,我知道这就是高中政治课本说的那样,量变的积累终于在思想意识层面达到一个小小的质变。
也终于深深体会到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里,开心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顺眼的,不开心的时候看什么都是让人生气的,这句话可以很好的诠释两种“世界观”
俗语中的开窍,佛教禅宗中的顿悟,现代心理学术中的打破旧的格式塔,重建新的格式塔,用更时髦的话说,应该是开启了心智,虽然现在还比较“嫩”。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留给儿子38封信中说,如果把我一文不名丢在沙漠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之前觉得这是一句鸡汤,而现在来看,却是至理名言,这应该是思想和意识的穿透力,唯有这种”智慧”存在,它不会因为你做的事情,创造的东西而有所改变。因为,生活中最底层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生活中所有复杂的细节,经过时间的沉淀,磨洗,筛选出一句句至理名言,当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以后,我们就需要去反推那些生活中的细节,如此,才能够是,听过很多道理,也过好了这一生,因为,俗语中的“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论述条件下,才是成立的。
孔子,孟子,老子,王阳明的思想虽然过去了几百上千年依然被各朝代以及现代的人解读和学习,世界在变,人一直没变,人性也没变。
爸爸今年过年回家,一起聊了很久,在之前过年家庭聚会的时候,从没有说过那么多话,我想,这个就是验证开窍的方式之一吧。
虽然现在还比较“嫩”,时间会验证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