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蜡花舞产生于公元7世纪-13世纪(唐宋时期),起源于唐代的辞赋,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人们在农闲时节,三五成群传唱诗词歌赋,为了充分表达歌词的情感,逐渐由坐着唱演变成配合以动作,渐渐地,由最初的清唱发展到亦歌亦舞,并出现了由少年男子扮演女装的民间舞蹈。
这样的表演形式延续了上千年,形成了秦安独树一帜的舞蹈艺术特色。与许多舞蹈艺术有专业舞台不同,蜡花舞一直以自身的本真样式自然存活于民间,没有脱离群众的精神和娱乐需求,也较少人为地“加工改造”,是典型的原生态艺术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蜡花舞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这种艺术形式得以流传开来,并成立了专业的表演队。同时,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少年男子扮演成女装的舞蹈形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舞蹈队员开始由清一色的年轻女子组成。
20世纪50年代,蜡花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度发展流传到5个乡镇240余个村落。
1957年,由秦安县郭嘉镇郭嘉村农民董烈儿、郭遂世、赵改儿、李珍英、郭存生、宋林林6人组成的蜡花舞表演队,代表甘肃省赴京参加了中国第二届全国民间艺术观摩汇演,并获得了二等奖。演出后,蜡花舞表演队在北京怀仁堂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73年,蜡花舞表演队又受邀参加了《万紫千红》等影片的拍摄。随着影片的放映,蜡花舞这种来自黄土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但事实上,这种古老的艺术曾一度徘徊在濒临失传的边缘。到了20世纪80年代,蜡花舞流行区域已剩不足10个村。参演人员由过去的青年女子演变为中小学学生,表演服装、花灯由过去的鲜艳、精致变得简单、粗糙;舞蹈步、形体动作由以碎步为主,演变为秧歌舞蹈步为主,一些难度较大的形体动作如高挠扇、底摆扇,在许多村庄已无人会做。
虽然在1989年第一届西部交易会上曾惊鸿一瞥,但蜡花舞这种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已逐渐回归为家庭院落、村庄公共场所的助兴娱乐项目,不复往日的辉煌。
21世纪初,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秦安县对蜡花舞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秦安县文化馆为保护单位,组织起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中青年蜡花舞爱好者为群体的蜡花舞演唱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演出和研讨活动。2011年,秦安蜡花舞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