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我谈到一个观点:“教育的通货膨胀,让文凭越来越不值钱”(拆书笔记:教育贬值后,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上))
并在文章结尾,提到一个观点,就是
既然教育能够像资产一样贬值,但它能不能像投资理财一样,通过组合配置,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教育的分散投资。
教育,有哪些投资方向呢?
从本质来说,教育是对人能力的培养。
在郑也夫的书《吾国教育病理》中,介绍了人的三种能力要素,即智商、情商、意志力,和两种情绪工具,即兴趣和好奇心。
在读这本书时,球爸发现,这五种能力要素,就像股票,房产,现金一样,性质各有不同,收益模式不同,而这几种要素的合力,共同创造了我们的教育收益——能力。
那么,要找到一种最优的组合模式,前提就是搞清楚每种“教育资产”的性质。
今天,结合这本书的内容和球爸总结的“教育投资论”,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方面的理解和心得。
智商—股票
很多初涉投资的人,都很喜欢投资股票,因为它给人一种“可控”的错觉。
这是由于,股票的价值直观和流通性高决定的。
每天股票大厅里,人头攒动,股票价格按秒更新,而且一目了然,敲几个代码,就能完成一次交易,非常方便,是赚是赔一目了然。这种便利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只要我理性控制我的决策行为,低买高卖就可以赚钱了。
这点上,智商和股票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教育资本,投入到了智商的教育上,就是因为它的便利,价值直观(考试),流通性高(文凭)这两个特点。
(我们的学校教育,可以说几乎等同于智商教育,相信多数人会同意,即使你不同意,这里也不再论述了,你可以在评论区与我讨dui论si)。
通过考试的分数,教育成果的价值呈现非常直观。而教育最后的成果,文凭,是一种流通性很高的价值体现。
智商的投资因为有一定便利性,成为了我们现代学校教育的基础。
但在郑也夫看来,过剩的智力培养,除了在极少数的科研领域有用武之地外,在其它地方,就像是一种奢侈品,甚至是一种浪费。
同样,除了巴菲特这样的顶级精英可以在股票市场获得超高额回报外,对于普通人,持有的股票,如果在你整体资产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往往都是一种风险很高的配置。
情商—房产
“看不见”的资产
我之前曾经有个同事小飞,上海土著,月薪1W,有套自住的,价值1000W的房产;
另外一个同事老张,外地人,总监职位,月薪3W,有套价值300W的房子。
你认为谁更有钱?
从同事角度看来,当然是老张,开着大奔,穿着名牌服装,出入高档场所。甚至小飞自己也觉得,老张才是土豪,自己只是个每月工资刚够家庭开销的屌丝。
但从资产角度来说,小飞才是真土豪,去年光他那栋房子的升值部分,就比老张一年赚得还多。
情商很多时候,就像自家的房子一样,明明很值钱,但你完全没感觉。
这主要是因为房产和情商,流通性差,价值不那么显性。
除了那些职业房产商,普通人很少去关心一下自己住的房子,现在值多少钱。也没有人关心,自己情商能力,到底有多强。
但实际上,房产可能一直都在默默的为你赚钱,甚至是比股票更有效率的投资行为,在郑老师在书中也认为,实际生活种,情商的作用比智商要高的多。
情商是决策中的快枪手
在书中,作者将情商和智商比作“快棋思维”和“慢棋思维”。
比如,你去一个餐馆,你会如何决策什么点菜?
A、你在调查了最近3个月的CPI指数,了解几百种菜品的价格走势,分析当天的卡路里摄入量,研究荤素搭配的营养比例……等等这些后,点了一盘酸辣土豆丝加一碗米饭;
B、因为暗恋的女神小美,对你笑了一下,你心情大好,决定点一盘平时舍不得的水煮肉片,再加两瓶啤酒;
选项A,就是“慢棋思维”,它需要调动更多的理性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客观理性”的判断;
而选项B,则是我们大多数时候的选择习惯,根据情绪的偏好直接得出结果。理性能力还没来得及拿出方案,情绪上已经做出了反应。
而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与同事的关系,遇事后的情绪反应,看问题容易悲观还是乐观,对自己容易自信还是自卑……这些情绪,往往比智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要大得多。
情绪能力,也决定智力水平
不仅我们对情绪的使用比理智更频繁,而且情绪也决定着我们理智能力的水平。
在美国的一项关于“什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怎样培养更好的学生”(PISA)中发现,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认为学校不起作用,纯属浪费时间,相反,差生反而觉得学校很重要,成绩差,只是自己能力不行。
最终的研究结果证明,
对成绩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对“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能力评估的强弱,焦虑感的大小,是否享受学习过程,这些因素对学习成绩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而这些态度和情感,都属于情商的范畴
共赢与博弈
相比股票的高风险,房产更多具有资产属性,即使房价有起伏,它作为资产的使用价值是永远存在的。
而智商与情商,也存在类似的关系。
一个人知识与智力的提升,实质是零和博弈(要么赢,要么输,没有共赢的可能),因为智力竞争是水涨船高的。
也就是说当满大街都是本科生的时候,本科生的价值就是0,你为了让自己显得更优秀,就得考个研究生,这样有同样想法的人多了,马上满大街就又都是研究生了,这时你投入了更多的成本去获得更高的智力能力,但因为大家都是研究生了,所以你的价值又变成了0。
而情商可以提升人际关系,如果所有人情商都提高了,大家关系和谐了,就有可能创造共赢的局面。
关于如何提升情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会在下一期拆书笔记《巨婴国》以及之后的文章中有所涉及。敬请关注我的专栏。
意志力——现金
管理情绪的情绪
在很多关于“情商”的书里,都会把意志力作为情商的一部分,但在郑老师看来,意志力是我们情绪中的元能力,也可以说是控制情绪的能力。
曾经有个著名的心理实验,让一个四岁孩子呆在一个房间,并给他一块棉花糖,试验员在15-20分钟后回来,如果孩子坚持不吃糖,就能再得到一块糖,而如果坚持不住,孩子就得不到奖励。
这个实验真正有趣的是,在这些孩子长大,高中毕业后,研究者比较了他们SAT(美国高考)的分数,发现1/3忍不住立即拿糖的孩子和1/3等待最长时间的孩子,分数居然差了210分。
而且这种软糖测试,对孩子日后SAT成绩的预测作用,是智商测试的两倍。
这说明,意志力不仅能管住我们的情绪,而且还能影响我们的智力能力。而郑老师把这种意志力理解成为“理性与情绪的对峙”,它即非理性,也非感性。
像现金一样容易被消耗
在《意志力》这本书里认为,意志力是种有限的资源,这就有点像我们手上的现金,用在这就不能用在那,当你意志力耗尽的时候,我们总会变得不耐烦,自控力低。
在《意志力》这本书里,也讲了很多,关于如何提升意志力的方法,今天也不展开了,随后我们也会详细讲讲这本书。
总结一下:
智商就像股票,高风险高回报,除了少数领域(如《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不适合高比例持有;
情商就像房产,你拥有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它的价值,但它一直在默默的提升你的资产价值;
意志力就像现金,越多越好,而且它可以平衡理性与情绪的作用。
关于对教育投资的理解,今天只能讲一个大概,比如如何提高持有情商、意志力等教育资产的方法,比如兴趣和好奇心的消费价值等等话题,我会在以后逐步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