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从齐梁以来逐渐蔚为大宗,唐初以来更受重视,唐太宗就特别爱写咏物诗,仅《初学记》就引了他四十九首作品,也可以按类书分别归入各部,只是还不尽合声律。除了宫廷应制以外,咏物在唐代文人的社交活动中用处也很多,朝臣文会、文人干谒都需要咏物诗。而五律的体式又特别适合于咏物,但当时很多初学诗歌的人还不能熟练掌握用五律咏物的技巧,“李峤百咏”采用大型组诗的形式,将唐初以来人们最关心的咏物、用典、词汇、对偶等技巧融为一体,以基本定型的五律表现出来,给初学者提供了便于效仿的创作范式,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需要。所以盛唐时张庭芳曾为这组诗作注,希望“启诸童蒙”。后来还传入日本,与白居易的《新乐府》和李翰的《蒙求》一起,被列为平安时代传入的中国三大幼学启蒙书。
吟物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