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洪录【38】
【原文】
问:“古人论性,各有异同,何者乃为定论?”
先生曰:“性无定体,论亦无定体。有自本体上说者,有自发用上说者,有自源头上说者,有自流弊处说者。总而言之,只是一个性,但所见有浅深尔。若执定一边,便不是了。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譬如眼,有喜时的眼,有怒时的眼,直视就是看的眼,微视就是觑的眼。总而言之,只是这个眼。若见得怒时眼,就说未尝有喜的眼:见得看时眼,就说未尝有觑的眼。皆是执定,就知是错。孟子说性,直从源头上说来,亦是说个大概如此。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也未可尽说他不是,只是见得未精耳。众人则失了心之本体。”
问:“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未流上救正,便费力了。”
先生曰:“然。”
[译文]
有人问:“古人谈论人性,各有各的见解,到底哪种说法可作为至论呢?”
先生说:“性本来就没有固定的体,所以谈论起来也说不出固定的体。有就本体而言的,有就发用的角度来谈的,有就源头上论的,有就流弊讲的。总之,说的不过还是那个性,唯看法有深浅罢了。如果固执地认定哪个就是对的、哪个肯定是错的,也是不对的。性的本体原本无善无不善,发用上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性的流弊原本就是有的一定为善,有的一定为恶的。例如人的眼睛,有喜悦时的眼,有愤怒时的眼,直视时就是正面看的眼,偷看时就是窥视的眼。总而言之还是这个眼睛。如果只是看见了愤怒时的眼,就说没有喜悦的眼;见到直视的眼,就说没有窥视的眼,这都是犯了偏执一方的过错。孟子谈性,他是直接从源头上讲的,也不过是说了个大概。荀子的性恶说,是从流弊上说的,也不能说他说得全不对,只是认识得还不够精纯而已。然而,平常人则是丧失了心的本体。”
问先生:“孟子从源头上谈性,让人在源头上用功,使性明彻;荀子从流弊上说性,功夫只下在末流上纠正人性,这就费力了。”
先生说:“正是这样。”
[解读]
王阳明认为,哲学家对于人性的许多争论,在一义下都是可以消融的,因为性最终来说只是同一个本体,并非有不同的本体。这里,阳明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一体收摄,给出了他自己的圆融的人性论。
这一段,可以和上一节参照思考。未发和已发,要在源头,在本体上用功,如果在每次发的时候要把握住,那也是费好多力气。
探讨“性”字,《传习录》里多次讨论过 。值得注意的是阳明先生这里提到了荀子的“性恶”说,后一句拿孟子和荀子就“性”的不同阶段做功夫做了比较,得出荀子“只在末流上救正。便费力了。”的结论。
有意思的是,孟子和荀子正好是先秦时期“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代表人物,将二者放在一起探讨一直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不枝蔓过多的情况下,我们就结合本段的内容管窥一下二者的皮里春秋。
先引用一段《资治通鉴》中的话: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就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事情没有不是从细微的兆头开始而逐渐变得显著的,圣人的思虑深远,所以能在细微的兆头开始之时就治理,普通人的见识浅陋,所以必须等到事情变得显著了然后再去补救,在兆头刚开始的时候去治理就会用力少而功效大,在事情变得显著的时候往往竭尽全力也不能补救过来。
孟子做功夫的方法,用王阳明的良知说来解释,就是在良知的萌发之时(源头上)就做功夫,做什么功夫呢?自然是善念扩充,恶念遏制的功夫。荀子虽然主张性恶,但是他也强调约束人性的恶,使之归于善,与孟子不同的是,他的去恶为善的功夫是在恶已经发酵了之后才加以实施。这就好像是在救火,孟子在星星之火的状态下只要浇上一小杯水就可以扑灭,荀子却要在大火已经燎原的情况下再开着救火车赶来,二者哪个费力哪个省力也就一目了然了。
如此看来,同样作为救火队员,孟子比荀子要高明得多。但是,实际情况是用孟子功夫的人比用荀子功夫的人要少得多,原因就在于“圣人之虑远”而“众人之识近”,本来良知是人人具有的,“众人”和“圣人”就其自带的“操作系统”而言,原本是没有差异的,后来这个“虑远”和“识近”的距离又是如何拉开的呢?我们再看下面一则小故事。
和阳明先生同时代的学者王廷相,曾经讲了一次乘轿的见闻,一次他乘轿进城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择地而行,后来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由此便“不复顾惜”了。
普通人的心理和这个轿夫类似,一旦被“私欲”所“折节”之后,往往就会破罐子破摔,不再用力致我心中之良知,甘愿让良知之明镜日益锈垢蒙尘,且美其名曰“与世同浮”。所以,阳明先生在前面谈到做克治私欲的功夫时说“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更何况私欲环绕的普通人呢?但是普通人并不是不做克治功夫,只是他们做克治的功夫,往往要等到私欲带来了切身体会的痛楚之后,才知道回头自省,更多时候,是需要灾难或者法律帮他们去自省,也就是这段说的“只在末流上去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