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我阅读了由董旭花、韩冰川、刘霞等老师编著的《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观察、记录、解读与回应幼儿的游戏活动,和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不同年龄阶段的自主游戏的学习故事。一翻开书的前言,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框架理想宣言中:“儿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这一理论就深深吸引了我,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的成长的确不可估量。这本书给了我巨大的启迪,书中的理论正是我们日常教学中需要的。书中介绍了以下观点:
一、观察什么
幼儿在室内和户外开展的游戏的种类不同、内容不同,教师观察的目标也不一样,所以观察的内容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观察游戏,主要是观察游戏中的幼儿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主题、2.游戏角色、3.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4.游戏情节的发展、5.游戏中的语言和交往、6.游戏的持续时间与游戏的兴趣、7.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
书中还简介了《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游戏观察要点及发展提示”。我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要知道了以上6点,但对于要如何设计符合本年龄段的孩子的游戏观察表很苦恼,通过这个表的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可以按年龄设计观察表,还可以分心游戏环境(包括游戏空间、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的等)和教师介入指导的适宜性。对于幼儿游戏特点和发展进行分析,以对后面的回应进行分析。
二、观察游戏的基本方法
在观察幼儿游戏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扫描观察法
扫描观察法是指在固定时间段里对幼儿一次进行轮流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粗线条地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状况,使用这种方法学,教师应保证所有的幼儿均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一般先设计好表格,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如10分钟在表格内做记号即可。
2.定点观察法。
定点观察法是指选择某个区域进行一段时间系统细致的观察,观察对象包括此区域内的所有幼儿或部分幼儿,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教师想要了解某个区域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以便把握,幼儿游戏的兴趣水平特典和个体差异的。
“好妈妈”主题第一周,孩子们决定搭一个温馨的家。
“你们想搭什么样的家呢?”孩子不回答,“你们家里面都有什么呢?”“嗯…爸爸妈妈,电视还有坐的沙发!”“还有吃饭的地方!”“还有玩玩具的房间!”3个孩子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妈妈在打扫卫生,爸爸在陪着宝宝玩”“那我们需要分工,你就负责搭一个妈妈在干家务,你来负责搭沙发和电视的,你来负责搭玩具房的好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商场搭的又快又好!”“好~~”孩子们马上开始行动。这样的分工合作,让搭建区变得井然有序,相比于之前我没有引导孩子分工合作来说,这一次孩子们更有目的性了,也更加投入了。
孩子们在有序的忙碌下完成了妈妈、玩具房、电视。可是简单的几块积木总是有几丝单调,缺少一些。我想借鉴stem课程里提出的“区域融合”的观点,于是我引导孩子到“美容商店购买妈妈用品”。
假发买来了,可是没法固定在“妈妈”头上,“怎么办呢?”我把问题抛给孩子,孩子尝试把挂饰一半放在积木上,可是这样并不美观,而且容易滑落。
“我们可以就是,用一个胶带粘上!”哲哲说道,我点点头,“嗯…这个办法可以试试。“我刚刚在商店还看到了带着夹子的假发,可以再去商店买那个。”“我们把哲哲的办法都一起试试”。
最后孩子们决定用夹子的假发,既美观又便利。这个过程,我看到了孩子们之间的合作的学习品质,我想这种学习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发展起来的,不需要刻意讲述“什么是分工合作”。这不就是“在学中玩,玩中学”吗?
可是看着只挂有一个妈妈总是有些单调,我引导孩子去娃娃家拿来“扫帚”,一个温馨的家完成啦~
以上,搭建区的材料不仅仅局限于区域中的积木,当积木无法实现孩子们想要表征的事物时,就可以增加其他材料,比如假发、扫帚、娃娃家做饭的小锅等;同时不同区域中的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可以丰富孩子们的多种经验,比如搭建区的孩子去“小商店”购买妈妈用品,既丰富了“购物”经验,也使得区域之间相互融合,避免孤立的活动区存在。
3.追踪观察法。
追踪观察法系定人观察法,是指明确某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之后,幼儿走到哪儿教师就跟踪到哪儿,并进行系统细致的观察,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了解个别幼儿的游戏状态,是进行个案研究最好的方法。
第三周“好妈妈”主题推进中,搭建区变得越来越热闹。在经过了这次搭建后,我也开始引导孩子们在回家时或出去玩时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建筑,在搭建时进行表现。
在搭建时,结合之前掌握的搭建技巧,孩子们已经可以很熟练的搭建大楼,在搭建小朋友时,长空心积木用完了,于是孩子们马上就想到用两个短的空心积木,进行摞叠,然后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空心积木和彩窗积木进行装饰。发现圆柱躺着不稳定,也能想到让找一个小一点的圆柱,让圆柱站起来。
有了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在游戏中,根据观察的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有明确目的的进行观察。如在小班的建构游戏中,我们可以定材料的观察,如对于长方形基本的利用率进行观察,对于小班幼儿叠高技能的观察,对此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对孩子们的全面了解。
因为全书还没有看完,刚读完理论方面内容所以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