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了一土学校为了探寻对孩子们的最佳激励方式做的多次探索。
为了纠正和引导小朋友的行为习惯,他们使了很多招数,都不太理想。最容易被应用的就是口头提醒。现实就是,孩子们觉得厌烦,效果也不好,想想自己小时候,如果被大人提醒,“不要粗心,细心一点”,结果常常是充耳不闻。第二被应用的是物质奖励。但是相关的探讨也很多,物质奖励会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奖品上面,甚至产生依赖,而减少了对自己成长的关注。他们还试过画正字,积累星星,为了给孩子们一种可以看得见的反馈,对他们的进步予以鼓励,既想去保护孩子的内驱力,同时又受到鼓励。但是效果也不是太明显。
最后,“悄悄话小口袋”出现了。他们把对孩子们要说的话,写在一张卡片上,悄悄放在属于每个孩子的小口袋里,挂在教室的门上。孩子们在有时间的时候,会习惯性地看看自己小口袋里多了什么新卡片,读过后开开心心放回去,有时候还会互相分享。
这个方式很有趣,孩子们对教室门后的小口袋充满了好奇,对卡片上的鼓励颇为受用,并且保护了孩子们的隐私,每个人的进步是大是小,是多是少,都和别人没有关系。这样的鼓励方式下,孩子们做一件事,完全不是受限于同学间的比较,而是坚定地、发自内心地想去这么做,想让自己获取更多的进步,内驱力被保护得很好。
想起了小瓜老师Yuki的做法。昨天,瓜瓜又拿出了他近期在学校杰立卡课程的成绩单,喜滋滋地问我,“妈妈,你给我念一念,老师写了什么?”“数字路径能够正确行走,很棒哦”“几个勾勾啊?”“在最厉害的选项上,五个勾勾”。说完,小子乐颠颠走开了,既享受老师对他的评价,又在我面前炫耀了一把。他每次都特别在意老师给他的评语,评语都是对他表现的好的地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的具体描述。就简单的一句话,特别能给他成就感,老师用笔写下来就是天一样大的褒奖。我想,这就是成就感所带来的内在驱动力吧,他从评语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成绩,获取到了安全感,并且愿意一往直前继续探索(ps: 这门课程是他主动要求上的)。
现实中,内在驱动力好难掌控。看不见,摸不着。不去鸡娃,总感觉缺点什么。可是鸡娃也有风险。
一、被焦虑的大环境裹挟,不要忘了初衷
育儿圈里流行一句话,育儿终育己。父母只要做好自己就够了,不要去逼孩子。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父母是什么样的性格,怎样待人接物,怎样看待挑战,孩子们基本是原样复制的。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全力提升自己,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模板。
相信大部分学龄前父母都有一样的信念。但是话题转换到学习上,画风秒变。
有要好相熟的朋友和我说,“你现在不要和我谈育儿,等你家娃上了小学再和我谈。” 娃奶奶看到谁家谁家娃去上了钢琴课能谈小曲子了,谁家谁家娃一放学就要奔赴另一个培训班,也开始反复敦促我们要有所动作了,可见,在教育问题上,焦虑风气尤甚,甚至深入老一代。
大概有三类父母。
第一类是超级佛系型,就如同我们这一辈人的父母。他们忙于自己的工作事业,对孩子的学习大概率是顾不上的,觉得学习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父母有本事教还要送学校干嘛,基本处于不管不顾的状态。在我们80后成长的那个环境,这种做法太寻常了。但是到了10后的这个环境,缺乏了家长基本的托举,孩子如果不是家里有矿,或是基因超常,大概率也是一生平平,因为周边的小孩们都实在太厉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很可能一开始就会受损。不过也不赖,平淡的人生,谁又能去判定这不是幸福的人生呢,只有大富大贵才能称之为成功称之为幸福吗?一种选择罢了。
第二类是超级焦虑型,周围比比皆是。从每天接到2个以上的教育培训的电话就可以看出,教育培训市场之大,直接映射焦虑父母规模之巨大。英语培训,AI课已经不是卖点,北美外教真人直播才是正道。思维课,数学课,编程课,表演课,魔方课,舞蹈课,钢琴课,花样繁多,瞠目结舌。这当中,还分只顾撒钱完全丢给培训班的,又做课表又陪读紧跟进度日夜不放松深度介入型的。前者还好一些,孩子如果不喜欢大不了钱打水漂,后者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母子反目,娃的小宇宙不仅不会爆发,还有可能被破坏殆尽。
所谓张弛有度,孩子经不起过度教育,太强大的外力驱动,会让内驱力萎缩。在三年级向上,外力逐渐使不上力,需要内驱力不断爆发的年纪,基本这类娃千辛万苦积攒的优势会被瞬间赶超。孩子在最该培养内在驱动力的阶段,被过度干涉督促,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体会学习本身带来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一旦失去外力,立刻无法向前,得不偿失。可父母才能陪孩子多久呢?
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用心而不留痕,轻推却不横加干涉。这类家长,首先不焦虑。五指有长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与优势,他们不会把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别人家的孩子,不去比较,不把焦虑传导给孩子。第二,他们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是品行。第三,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理解孩子就是爱玩爱跑不爱学习,就是不理性爱冲动。父母只要在孩子适合的年纪给予最合适的引导与学习养分,家长做的是资源筛选和养分提供的工作,如同一颗树苗,给足阳光和水和养料,吸收的事儿只能孩子自己来。人天生有向上成长的本能,只要引导得当,得到的将是孩子自己开创未来的惊喜。
二、内在驱动力,这个摸不着 看不着的能力,该如何培养呢?
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的内在驱动力,一定程度上和“快乐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人误解了“快乐教育”,认为“快乐教育”的支持者就是第一类父母,不管不顾型,全然由着娃玩游戏看动画,学习怎么可能是快乐的呢,娃要干嘛就干嘛!
学习确实不快乐,大部分情况是不快乐,尤其是学龄以后的学习,对着各种汉字、数字、图形(其实是当前教育形式的问题)。但是现实如此,所有人都必须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想想我们工作时,在做一项有挑战性的报告时,一筹莫展时,也是痛苦的,但是经过努力、调研、合作并最终完成项目,这个过程带来的体验、情感、记忆、足迹,是给我们带来极大成就感的。是这个成就感推动着我们成长,并向更高的目标奋进。我们要帮助孩子获得的,就是这种成就感,学习的成就感,一种内在驱动力。
“育儿是一个非线性问题,需要的不是控制,而是敬畏——敬畏孩子成长的规律,敬畏孩子天性与意愿,敬畏人生不可捉摸而又因果分明的命运”。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得西和理查德.瑞安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就是倡导自主教养,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培养他的自主性,鼓励他发展自己的人格,表达自己的情感,追逐自己的兴趣,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所以,要巧妙去引导孩子的动机,让他能“乐知”。
一是挖掘潜能,投其所好。这是“学什么”的问题。孩子爱什么,就给他提供什么样的机会。我们发现,小瓜的逻辑思维特别强,平时玩一套“纸牌屋”的游戏,各种牌型如何最优组合,先出哪张后出哪张,什么时机下要牌,什么时机下不要,判断特别准。
孩子逻辑思维厉害,那下棋应该会喜欢啊。在娃爸的引导下,给他报了个围棋班,成效显著,我每天下班一回去,就是缠着我下棋。他会提醒我:“妈妈,我提醒你一下,你有颗棋子可能会有危险哦,你猜一下我这么走是打算对你哪颗棋子下手呢?” 经他提醒,我才知道,原来他正在给我设圈套。有时候他摆了一颗子,会对我分析,“妈妈,你看我这颗子摆得妙不妙?还有两口气,如果我放在这里,那么你就有可能通过这一步逃子,但是我放在旁边,那就既能连接,又能给你做个虎口”,把我惊掉下巴,考虑比我周全啊。我和娃爸围棋都不太懂,这个时候给他报一个培训班,是投其所好,是给他提供养分,孩子学得开心,特别有成就感,进步也特别快。我还发现下围棋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是,培养专注力,以当前的水平,一盘棋下下来,基本得一个钟头左右,小瓜能全情投入,扎扎实实坐定这么久。
第二,注重生活中的学习,这是“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向”的问题。看到小区群里在推四五快读,家里正好有朋友送的一套,淡定的我终究还是偶尔焦虑了一下,把教娃认字的任务交给了爷爷。爷爷试了一试,说,“不用教,他认识很多字。”我很吃惊,可是从来没专门教过啊,也就是平时生活中,他看到地下车库的指示牌、地铁站的指示牌、家用电器上的文字,会问一问。娃还喜欢拿着手机上的计算器,验证自己算的两位数加减法是否正确,七点八点,出现了“错误”两字。“妈妈,你看,我摁出了一个错误。”咦,竟然认识“错误”,一问才知,是外婆读睡前故事的过程中认得的。可能就是在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孩子默默吸收了很多。没有强迫,没有控制,没有压力,自然而然。
真是如陶行知所言“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学习,方式很多,比如去超市买东西,算加减法,认识商品标签,去户外认识动物、花草。最好的教育,是跨界的,是场景式的,是融会贯通的,是能及时理解、实践、应用的。当然刚才讨论的学龄前的学习,也是关于学习知识的狭隘的学习。
至于学龄段的学习,一位美国做了40年的老校长说:“All learning is social, all learning is emotional.”即所有的学习都是社会的,所有的学习都是情感的。这是广义的学习,学习知识,学习为人,学习沟通,学习感知,是我们的教育生态更应推崇的学习。但凡焦虑时,想想学习的终极目标!
第三,就是保持学习的成就感,这是“学习技巧”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 米哈尔.契克森米哈来,提出了“flow”心流的理论。就是说,一个人把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当前的活动中去,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是表现最好、进步最快的。心流的理念在哪里应用最成功?电子游戏!电子游戏设计很巧妙,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及时给以反馈,并且难度与能力相匹配。遵照这三原则,玩家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别说孩子,很多成年人都沉迷其中,享受游戏中的掌控感与晋级的成就感。很多人视游戏为洪水猛兽,我家却买了个switch,带着小瓜一起玩,孩子每周都特别期待这个游戏时光。从游戏中,他会和爸爸探索战术,分工合作,争取达标,期待系统展示最佳玩家。但是,自由是一定限度之内的自由,玩游戏的时长和触发条件,都是提前和娃沟通好的。
那么学习的过程,为什么不能照着 flow的模型,设计呢?完全可以。需要给孩子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拾级而上,不断收获成就感,不断突破新高度。并通过及时的 正确的鼓励,比如文头提到的“悄悄话小口袋”和孩子幼儿园老师及时给出的鼓励评语,来引导孩子的学习动机。
第四,保持游戏力,这是“学习方式”的问题。没有孩子不爱玩游戏,玩中学是最好的方式。在给娃英语启蒙的过程中,越深入越发现行业的真相。我试了几家培训机构,有需要一本正经坐在学习桌上刷AI课程的,有听说读写一股脑全上的,有一上来就看自然拼读教单词的,还有0基础北美外教真人互动的,所谓互动,其实是对牛弹琴。语言与其他学科不同,语言需要把握窗口期,越早越好,需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孩子的心理认知特点,先积累听力词汇,再其次口语词汇,再其次阅读词汇,再其次写作词汇,是听力词汇积累到一定阶段了,口语词汇才能提升,逐级向上。语言是要先理解,再应用的,不理解,不应用,光靠记忆认识了几个单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就循环到我们这一代的英语学习模式了。(英语启蒙,一开始真离不开家长,需要家长适度的托举,有一定的语感基础了家长的语言水平跟不上了,才需要去送高度专业的培训班。)既然理解是重中之重,那么“有趣”变得非常重要。如何设计游戏环节,如何让娃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理解习得,一开始的启蒙,全在父母的坚持和执行。学习是痛苦的吗?痛苦!一本正经抱着书本读读记记写写太痛苦了,但是通过巧妙的设计,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一点,学习也可以是快乐的,仅对娃而言。对于家长,实质上过程艰辛,真正的托举是拼命锻炼自己,以保持强劲的肌肉而随时能顶上,而不是葛优躺在床上拼命喊“加油”。
结语:
几年前听洪兰教授(就是那位TED演讲 研究男女大脑差异的台湾女教授)的课,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传播的那篇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养娃亦是这样。
孩子要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决定的小氛围里,他的自我意识才算成长,这就像小树苗长出了新根,昭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孩子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时候,也是他生命力和内驱力积蓄最旺的时候。
做家长,既要给孩子自由度,又要有及时必要的引导,既要适度托举,又不能蛮横过度,既要用心而不能留痕,既要轻推又不能横加干涉。凡事都是讲究一个适可而止。种种种种,这届父母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