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的那个夏天,累月无雨,大旱。
十五年前的那个冬天,久不见日,大寒。
大旱大寒,不少贫苦百姓忍饥受寒,有的人好运熬了过去,有的人却没那么好的运气,丧生于这一次天灾中。
在这个灾难的年代,内有饥荒,外有敌寇,前者造成内乱,后者导致外忧。天空中像是压着一片乌云,让人透不过气来。那时的我,五六岁模样,与父母在逃难时走散,小小的年纪里,失去了生命中最大的依靠,独自一个人流亡。
那时候还发生过许多事,但我都想不起来了,我记得有一次我浑身发热,昏倒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那时候,我好像看见了我的父母,他们笑着走向我,把我抱在怀里,走向远方,我以为这就是人们口中畏惧的死亡,然而,我的心里却没有悲伤,反而是期待。
然而,我没有死。
当我从昏睡中醒来时,眼前不是天,身后也不是地。我躺在一张床上,那张床很软、很暖,身上盖着一床青色的棉被,暖和的简直不像话。那是我与父母走散后从未体会到柔软。
我不知道在昏迷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我只是很贪恋这种家的感觉,不想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白衣男孩出现在我的面前,面如冠玉,笑意盈盈。
他告诉我,他叫杨宇,杨柳的杨,宇宙的宇。
那时的他虽然才七岁,但无论做什么,都会给我一种小大人的错觉。
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起床了”,多么简单,又熟悉的开场,很久以前,也有人这么叫我起床呢。
他救了我,我无以为报,只能将这一份恩情默默记在脑海里,祈祷有一天,我能以自己的方式回报他的救命之恩,即使代价是我的命。
他的生活,在我到来之前,极为简洁,只有两件事。一是习武,每天清晨,天还未亮,演武场上就出现了他的身影,一招一式,打得有模有样,铿锵作响。二是研习兵法,每日下午,夕阳西下时分,都能在靖宇亭边看到他,手里拿着兵书,看得津津有味,看不懂时愁眉苦脸,一但读懂,豁然开朗就会放声大笑。
他说他将来是要做将军的人,在那之前,得把功底打好。我说他是骗人的,因为在我看来,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还做什么将军嘛!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轻轻拍了拍我的脑袋,默不作声。
有一次,整整几天时间我都没有见到他,偌大的将军府里,挂满白绫,氛围很是压抑。几天后,我才见到他,他依旧笑着,只是这一次,笑容不再真实,满是应付。因为藏在他笑容深处的是悲伤。
那天起,他比以前更认真了几分,每一天都发疯似的练习,每一次来找我,他的身上都满是汗水,笑容里也满是疲惫,但他却甘之如饴。有一天夜里,许是压抑了太久,他的眼角竟然出现了泪痕,他告诉我,父亲不在了,他要保护这个家。那时的我,才真正明白为何他要如此辛苦的练习。
大年初一的那天,我来到演武场,远远的就看到练习武功的杨宇,我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步一步走到他的跟前,道:“教我武功!”。他的脸上写满了惊讶,看了我一眼,道:“习武可是很辛苦的,你确定吗?”我点了点头,脸上充满了肯定。杨宇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虽然很浅,但是这抹笑容和我初见他时一样,纯粹而真实。
后来,我们的生活都变得枯燥乏味,在习武上我是天才,一点即通;习字上我是庸才,不识字,看不懂书,策略什么的一点都不通。
再后来,我们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这个人就是如烟。不过,他是明着喜欢,我是偷偷的喜欢。因为我看得出来,她喜欢的人是杨宇,不是我。爱情这东西,真的是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的。我看出来了,虽然有点小小的失落,有点小小的难过,不过那又能怎么样,谁让我有本事喜欢别人,却没本事让别人喜欢我呢!不过,如烟喜欢杨宇,我可是真心祝福他们,毕竟怎么说,杨宇都是我好兄弟加救命恩人。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十五年后,也就是今年,皇城武试,杨宇夺魁,用武状元的身份证明了自己,也从那一天起,他真的成为了将军,当他从皇帝手中接过诏书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他当初的话并不是玩笑。
几天后,边塞告急,好几座城池失守。皇帝下诏,让新任武状元杨宇领兵出征,夺回失守的城池,让流离失所的人民得以回归他们的家园。
他接过诏书,眼中有些欣喜,但欣喜过后,却满是失落。为国争光,守护家园是他的梦。只是,他想不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早。这一别,不知何日能归,也不知能不能活着回来。战场上,刀剑无情。
出征前的一个夜里,他带着几坛好酒。月光下,我和他喝了许久。他说,他不在的时候,让我替他守护这个家,守护她。他还说,他知道我也喜欢如烟,所以,若他不能归来,让我好好照顾她。
我哈哈一笑,一拳打捶在他的后背上,道:“好好活着,你不在家的时候,你的家人,我替你守护,等你归来的那一天,我就离开,就当是报答你当年的救命之恩。”
“那我的救命之恩,岂不是挺廉价的。”他也笑了,一如少年模样。
“嗯嗯,确实挺廉价的!”我点了点头,笑着回答。那一刻,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无忧无虑的我们。
可现在,怎么办是好呢?躺在屋顶,头枕着手臂,我实在是想不出一点儿办法。也许当初我应该好好读书,那样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唉……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忍不住懊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