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刀郎的新专辑《山歌寥哉》异常火爆,小视频随便一划拉,就弹出音乐爱好者用各种方式演唱这些歌曲的视频。其中有一首歌名叫《画壁》,曲调优美,歌词高雅,唱腔独特,一旦打开他的音乐,完全停不下来,非得来个单曲循环才算过把瘾。
有人说听这首歌,犹如听一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又如品读高深莫测的哲学。这是什么伟大的魔力呀,牵引着读着走进作品,走进浦公构想的奇异世界。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开始再次研读几乎快忘却的古典著作《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画壁》是其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主要讲述了朱孝廉和好友猛龙潭来到一个寺庙,朱孝廉对壁画上的垂髫少女动了淫心,化幻入境,走入壁画中与其合欢云雨。纵欲快乐的时候,金甲使者来搜人,朱生又急又怕躲了起来,惶恐不已,后来被庙里和尚从画中唤了出来。出来后,朱生再看壁画,发现垂髫少女已经换作妇人梳妆。
这是个离奇的故事,构思天马行空,情节却很简单,语言生动晓畅,人物形象鲜明,可读性强,故被奉为《聊斋志异》中的精品之作。
此文流传甚广,甚至被拍成了电影,可见作品的影响力之大。我研读全文,收获颇丰,作者的创作手法独树一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把我零星的感悟总结如下,与诸君分享,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也请诸君原谅我的浅薄。
01 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刻画,用墨极简,神形毕肖,呼之欲出。
一部优秀的小说,其核心在于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作者刻画了散花天女以及朱孝廉等人的鲜明形象。
且看他如何刻画天女之美:
两壁画绘精妙,人物如生。东壁画散花天女,内一垂髫者,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将流。
作者把天女放在一特定环境中去描绘,没有旷远宜人的背景,只在肃穆寺庙中的画壁上。如此庄严肃穆的场景,画中的女子并没有如修女一般的冷漠神情,而是活泼灵动,鲜活多姿。
这段文字笔墨极简,点明了人物身份乃散花天女,属于天界仙女一类的人物。不看下文也可以推测,她们拥有神仙颜值。年纪多大呢?所谓“垂髫”,指少女,有“黄发垂髫”之说,“黄发”指老人。
首先,正面描写少女的绝世容颜。“拈花微笑”,多么生动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按照佛经的记载,散花天女的职守,是在诸菩萨听讲佛法时,把天花撒在他们身上,以验证他们的向道之心是否坚定。”结习未尽,故花著身;结习尽者,花不著身。”这个少女手拿鲜花,还面带笑意,形容女子如花般娇艳美丽。“樱唇欲动,眼波将流”中的“欲”与“将”两字,写尽了女子的娇羞,灵动与妩媚。哪个青年见了绝色美人不动心呢?
其次,侧面描写少女不可抗拒的魅力。“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思。”用简短的几个句子,写朱孝廉盯着女子看了许久,该是目不转睛地看,出神的“看”,还“神摇意夺”,不受控制地灵魂出窍,恍恍惚惚,完全把持不住的节奏,用朱生的神态动作,三言两语衬托出女子夺人心魄的美貌,血气方刚的朱生哪里扛得住?
为下文“身忽飘飘,如驾云雾,已到壁上”做足了铺垫。朱生似乎被一股神秘力量吸引到了画壁中,几乎是无意识的。
读到此处,我脑海中蹦出“红颜祸水”四个字,不是么?朱生沉迷女色,管不住下半身,从全文看,都并非他主观上的意愿,完全出于女子引诱,他是不由自主的,他是被动的,他从凡间跨入仙界都是无意识的,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让他心驰神往。作者明明就很偏爱朱生,甚至他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也是无心之举,犯了男人都该犯的错。作为女性读者的我,读到此处,尤为敏感。当然,当属个人阅读感悟而已,诸君忽怪。
继续阅读下文,更明显了。
“似有人暗牵其裾。回顾,则垂髫儿,冁然竟去。履即从之。过曲栏,入一小舍,朱次且不敢前。女回首,摇手中花,遥遥作招状,乃趋之。
女子拉扯他的衣衫,如此大胆地勾引朱生,而朱生呢?当然求之不得。一个“履”字足以表明朱生的情不自禁,是鞋子要跟从女子进入房间的,而不是鞋子的主人朱生,作者是多么爱惜朱生的羽毛呀?避重就轻的笔法,偏袒朱生之心昭然若揭。
“遽拥之,亦不甚拒,遂与狎好。”也表明朱生与女子发生关系是因为女子半推半就,并不抗拒。反过来,假如女子抗拒,朱生就会收手。依然把导致这场风波的责任扣在了柔弱的女子身上,男人犯了错,怪女子不抗拒,一个“遂”字,态度可谓鲜明。
似乎这一场苟且之欢都是因为女子太过于美貌而惹得祸,与朱生全然无关似的,想来多半是因为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祟,蒲公也不能脱俗。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作者就不喜爱散花天女了,浦公笔端之下的天女娇俏可爱,但也是为了迎合朱生而已。
生视女,髻云高簇,鬟凤低垂,比垂髫时尤艳绝也。四顾无人,渐入猥亵,兰麝熏心,乐方未艾。
当散花姐妹们帮该女子梳好象征着妇人的发髻后,更显得妖艳妩媚了,比少女的装扮还要美艳,此处属正面描写女子的美艳。惹得朱生忍不住又揽美人入怀,则又转而为侧面描写的手法了,刻画出女子的美艳绝伦,以至于朱生再次把控不住自己,还兴致未艾,共度良宵,缠绵不已。快乐到了极点,必然会往下一个环节生发,即金甲使者巡查来了,真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呀!
文末再一次写到该女子的外貌,已作少妇装扮了,且看:
螺髻翅然,不复重髫矣。
朱生出了画壁之后,虽心有余悸,仍恋恋不舍地仰头观看画中人,头上螺髻已高高挽起,不再是之前长发披肩的模样了。幻境中人,看到的画像都改了模样,或许别人看到的世界与他并不同吧。
02 寓荒诞于庄严,寄人情于鬼神。
整个故事显得荒诞不经,但如此荒诞不经的故事偏偏发生在以严肃著称的散花天女身上,又偏偏发生在佛门洁净之地。作者如此构思想必有深意吧。
首先,把故事发生的主角安排在具有特殊身份的散花天女身上。
她们的职责是在诸菩萨听讲佛法时,把天花撒在他们身上,以验证他们的向道之心是否坚定。多么严肃的职业呀!验证菩萨的向道之心。可她们本人似乎不受这些清规戒律的约束。拈花天女可以动凡心,可以勾引喜欢的帅哥,女伴们发现了他们的私情之后,不干涉,反而帮助他们。
散花天女知法犯法,她们还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读来有几分俏皮可爱,却并无龌龊之感,得益于作者生动多姿的笔法,把女子刻画的美丽活泼,令人喜爱。这是作者想表明一种态度么?即希望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女子能挣脱束缚之苦,有自主寻求爱情的自由。
而负责查房的金甲使者也是如此,有其特殊的身份,检查散花天女们是否留了凡界的俗物,貌似凶神恶煞,只用“黑面如漆”四字就穷形尽相了,写尽了他的肃杀,还写了他随身携带的办公家伙:缒子和铁锁。实则检查并不严格,外表的严肃与实际的敷衍多少给人一种反差,神仙办事也难免有疏漏,使文章极具诙谐色彩。
仔细一想,或许也不是疏漏,而是故意为之,怎样写他查房呢?“俄闻靴声至房内,复出。”可见他虽然进了房间,但根本没仔细查就又出去了。只是例行公事而已,至于散花天女的“偷吃”,文中没有交代,一个老练的仙界公务员会判断不出房间是否有下界的生人?多少令人难于置信。读来忍俊不禁,甚是有趣。如此严肃的事被金甲使者草草了结。读到此处,大大松了一口气。
其次,把故事发生的场景安排在佛门洁净之地,传达颇具禅意的哲思。
朱生与同伴一起来到一个寺庙,寺庙不大,有一和尚暂住在里面。原文如下:
偶涉一兰若(寺庙),殿宇禅舍,俱不甚弘敞,惟一老僧挂搭其中。
简短的几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景、地点,是在一个寺庙。这属于特定的环境,庄严肃穆,宣讲佛法,修炼佛道的场所。朱生竟然在这样肃穆的场所对画中女子产生了非分之想,进而进入到了画中与女子合欢。而画中也是佛门清净之地。原文如下:
见殿阁重重,非复人世。一老僧说法座上,偏袒绕视者甚众。
只是天上的寺庙似乎比人间的更豪华,“殿阁重重”四字可见。里面还有一个和尚开讲座传经布道。
通过“殿宇禅舍”与“老僧说法”两个场景,以及文末仍由僧人唤回入幻的朱生,可见画里画外都属于佛门清净之地,本就容不得半点的亵渎。两个年轻人如此胆大妄为,如此有伤风化,定然会受到管控,金甲使者的出现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越发拍案叫绝,如此苟且行乐之事本该羞于见人,作者却独具匠心地把两人行男女之乐的地点设在佛门洁净之地,荒诞与滑稽到了极点,读者不免会心一笑。
03 亦真亦幻,诞而近情,点化愚蒙,警醒世人。
浦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爱情故事,不,不能定义为爱情,两情相悦才谓爱情,纯属冲动之爱,属于本能的反应,不符合封建伦理道德,也不被世人所认可。属菩萨点化凡间愚蒙之作,先说故事,再在故事的基础上归结出令人警醒的道理,值得玩味与深思。这种写法在古代文言小说中常用。
故事只是铺垫,为了文末的警世说理而铺垫,浦公可谓用心良苦。然而,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诡异多姿的故事上了,忽略了浦公的一番美意。年少时我读书亦是如此,再次品读,有了更深的感悟,有了更多的收获。
为了点化什么道理呢?浦公在结尾如是说:
异史氏曰:“幻由人作,此言类有道者。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菩萨点化愚蒙,千幻并作。皆人心所自动耳。
人一旦有了淫心,就会幻化出猎艳逐色的想法,一旦有了私心杂念,就会蠢蠢欲动,进而不自觉地走入画中,与画中人苟合,过后,作为读书人的朱生知道自己有失礼节,不合规范,都是冲动失去了理智。回过神来,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恐怖的心境就出现了。全文亦真亦幻,诞而近情,点化愚蒙,警醒世人。
我们这一生,何尝不是一次修行?每一次的顿悟,也许就是菩萨点醒我们的一场幻境吧。这一生里,我们会面临颇多诱惑,也许少时沉迷网络不爱念书,也许结交不良之人,也许婚外有情,等等。
诱惑何其多,希望我们自己心中也有一座这样的菩萨,用善念规范我们的言行,守住我们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