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上9:55分,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男孩冲出车门从高架上跳了下去,不幸离世。
根据官方调查和母亲的陈述,男孩年仅17岁,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冲突。母亲可能是因为激动,而在马路中央停车斥责孩子。随后,男孩就夺门而出。仅仅数秒,就跳下了高架。
母亲最后没有赶上孩子,瘫坐在高架护栏边哭天抢地。这起不幸的事件,让我们能在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层面发现诸多问题。而更为不幸的是,在事件中许多常见的错误仍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发生。
教育方式
我们乐于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这位痛失爱子的母亲多半也是一样的。不然,她也不会因为孩子在学校犯的错误而批评他。
在诸多家长的眼里,批评,是为了孩子好,是为了不让他走邪路。“如果我不爱你,我都懒得管你,谁会闲得没事批评你”可能就是大多数父母的想法。
可惜的是,太多的家长,只有批评,没有教育。
只有批评没有教育的“批评教育”
批评教育的权威解释最早出现在《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以批评错误为主,但决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要在批评中进行正面教育和启发引导,使批评和正面引导相结合。
而很多家长做的和说的是:“因为你,我又被老师叫到学校了”、“你看看你……”、“你整天就知道……”。见不到丝毫的就事论事,却上升到了人格的层面,全是孩子的错,完全的背道而驰。
家长应该做的,是告诉孩子究竟错在哪里、解决方法和就事论事的处理意见。比如孩子争吵打架,家长应当询问事情的经过,告知他不用任性使气,让老师来处理。而不是说只顾自己宣泄情绪,对孩子用“你怎么又打架了”、“天天惹事”之类的标签语言。
当批评教育只剩下批评和贴标签的时候,孩子会认为“那我就是这样的人”。批评、加强标签认知、行为偏颇、再被批评,就是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当孩子自甘堕落或者作出过激行为时,他可能已经遭受到几十几百次的“批评”铺垫了。
亲子关系
在整个事件中,我们看不到亲子之间的交流和良好关系,双方都像是在自说自话。
母亲自说自话地在车外攻击儿子。儿子在车中毫无回应,紧接着就跳下了高架。只留下母亲一个人在高架路上哭天抢地。
让亲子之间拥有良好关系,真的那么难吗?
好的亲子关系依赖于共情
共情能力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兰塞姆·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即Empathy。
他在自己的著作《个人形成论》中提到:我不断地渴望去理解当事人的当下感受,理解他的个人情感和表达的个人意义,即达到一种敏感的共情。
事实上在教育中的共情运用也正是如此,即同理心、理解。孩子在出现问题时,通常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情绪和表情反应,比如沉闷。这时候家长可以询问他的感受。在他回答后,就可以询问他做出这种行为的缘由。不用多说什么,理解他的情绪,最后再发表温和的意见。在孩子明白家长能够理解自己后,自然就会主动和父母维护良好的关系,加深交流。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沟通时,拒绝理解孩子的情绪,只针对问题唠叨,只在乎表面现象。孩子为什么会犯错,他犯错时内心是怎么想的,而在事后他自己又有些什么样的想法,这些问题他们一概不知也不想知道。完全的鸡同鸭讲,这样又何来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连家庭关系,可能都难以维持。
我,嘴快心善
看母亲在车外对车内儿子的责骂,似乎,以爱之名,就可以用所有恶毒的语言来交流。我只是刀子嘴而已,所以骂你逼你都是对的。这些都只是过程,我希望你有个好的结果。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恶的沟通方式,也是最难笑的笑话。
沟通时请收起那张刀子嘴
古语云,一节见则百节知矣。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就是从来都没有过豆腐嘴,一直是在用像刀子般的语言伤人。有人说,刀子嘴就是心里想什么直接说出来。看起来很好,是吗?
并不是的。在桑德拉·黑贝尔斯的著作《有效沟通》中对沟通的表述是:它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方式。
它是一种分享。而刀子嘴,本质上是“你别说话了,听我说”和“你怎么想的,那和我无关”。发现了吗,刀子嘴从根本上就破坏了沟通的原则,极为单方面和自我。除了包容的家人,是没有人会接受这种交流方式的。因为只有家人才会舍弃一部分的自尊,而其他人的交流,都会要求绝对的要求沟通平等。
长期刀子嘴的后果,除了逼坏自己的家人,就是把自己的交际圈逼入绝境。
希望在未来,教育不再充满冰冷的批评,而是温暖的理解和情感。双方之间的沟通,不再严苛尖锐,而是宽容与和谐。
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