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书中对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的讨论,让我印象深刻。仔细领会其中的内涵后写下此篇小文,希望对疲于应付熊孩子的广大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们有一点启发。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的一点是: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也就是适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许多父母和老师对人类行为以及儿童发展了解得不够,就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
一想到很多孩子只是因为“适龄行为”就受到惩罚,便令人觉得痛心。例如,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因为“淘气”而受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因为学着重复了某个不雅词语而被打,年龄尚幼的孩子因为不小心洒了牛奶而被严厉恐吓……
想想吧,这个年龄的孩子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领会大人要求的程度呢!他们的语言或肢体能力,还不足以使其表达意图,所以有时他们的要求和行为在父母看来不合常理,是在制造麻烦。
但孩子们有多少次行为不当是由于累了、饿了呢?我们常常说“尊重孩子”,但是如果大人出于不了解或想当然,连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都满足不了,就给孩子贴标签说他们“不听话”“爱哭闹”“调皮捣蛋”等等,那么应该被谴责“行为不当”的就是大人,而非孩子了。
所以,简·尼尔森才在书中不厌其烦地强调“我们应该对不良行为承担至少与孩子同等的责任”,并且应当学会使用鼓励性的、有长期效果的方法,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责骂和惩罚孩子。
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无论多么小的孩子其实也跟大人一样,做事情的首要目的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尽管他的行为看起来十分笨拙,但他希望得到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认可。然而由于年幼的大脑还无法自如地指挥身体行动,所以某些行为达不到他们预料中的效果。并且,很多时候还会被大人觉得讨厌。但这就是孩子呀!如果他成熟到从不犯错,至少应该是在成年之后了吧。
所以,既然大人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应该先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意识,大人才能够成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并将我们的行为转变成鼓励孩子的先进行为,而且又不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我们对自己以及孩子的行为了解得越多,作为父母和老师就能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各类行为有更多的了解。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也就是说,行为不当意味着孩子在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毫无疑问,当一个孩子的行为令人讨厌时,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很难不去在意孩子的不良行为。
但是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如果我们自觉地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问自己:孩子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请记住,虽然孩子并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密码信息,但是当我们试着换位思考并表达和处理他的隐含想法时,孩子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
如果父母老师都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就会对不良行为有全新的感觉和认识。
另外,父母和老师们也应该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因为很多时候,恰恰是大人自己的语言或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此时孩子所谓的不良行为,就是在提醒成人承认自己的行为失当,并作出积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