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效率手册在2015年。在见过了效率手册研究所各成员的使用体验后,我带着期望购入这本手册,期望借助它,开始一个不一样的一年。
我选择了一本黑色皮面,因为耐脏。经过一年的尝试,这本手册的使用率并不高(我的标准是写满它),主要有四项功能:
1.记录待办事项
2.日记本
3.旅行账本、景点、路线
4.拍照打卡道具
5.留言录
计划控们基本是用在每天的日程管理,密密麻麻的清单以及打勾,每一页都是当天的活动记录,哪天做了什么事情,翻到当天一目了然。这种记录让每一天变得更立体,更充实,一个本子就代表了一年。
因为大本子利用率并不高,且携带不方便,16年我买了绿色的口袋本。很欣慰的说,小绿本充分发挥了它的效用,真实记录每一天的待办事项,写下随时跳出来的灵感,还有旅行时用作记账,记下每天的旅行路线,同时也是打卡拍照的好道具,每次去一个地方玩,都会习惯性的带上它。相比较而言,我更喜爱A6本,无论去哪里,书包里面除了相机、钱包、手机、水杯一定还有小绿本,它比15年黑本更受宠,更实用。和15年黑色本一样,在打工度假期间会遇到许多人,我会在临近分别前,请一些朋友写下他们的名字,小绿本除了继续延续这个功能外,还加了一项留言功能,虽然这种方式很老旧,可是文字传递的感情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的,见字如面,看到每一段名字,每段话,我都会想起请他们写下时的场景。
17年选了摩卡棕厚本、极少数手册,极少数手册是被高大上的文案砸晕,带着期盼买下来,属于冲动型消费,现在是用作每天的时间手账,模仿《奇特的一生》里面的柳比歇夫记录每天的时间分配,厚本写九宫格日记,或者待办事项,周计划,后者比前者多一项每月汇总表,可以直接记录当月的重要事项,每个月的重点是哪些,一览无遗。
2015年趁早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效率手册在天涯#的活动,带着效率手册去旅行,和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物拍照,活动结束后,我仍然维持着这个习惯。因为想让手册更多的见证这一年,这也是它的意义。正如大姐所说,效率手册仅仅是一个本儿吗?不是的,它是每个使用者的未来。
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长怎样,但未来的样子是由现在的每一天组成的,手册恰好是每天的见证者。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