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到习惯培养,人们都会说到7天,21天,90天几个关键节点。
比如,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人的行为暗示,经过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习惯的培养看似容易,其实艰难,优秀习惯更是如此。
据我多年的观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80%的人,竟然一个好的习惯都没有养成,只不过活在随波逐流的麻木不仁之中。
不信,你可以自问,自己有哪一个好的习惯?
如果有好的习惯,按照复利效应的安排,就应该把我们带向成功的彼岸,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复利效应起作用,必须有一个前提:必须大于1,也就是从0到1,并且超越1的过程;也就是必须从无到有,有那么一颗种子,必须有一颗通往成功之路的种子,这是关键。
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
1,在0到1之间的数,它的各个幂次,比如平方,立方,n次方,永远小于一,因为它们是收敛函数。
2,所有大于一的数,它的幂次函数永远大于一,因为它们是扩张函数。
(需要说明的是,幂次规律,指数增长都是复利原理的不同表现形式,只不过是换了马甲而已)
3,要成功,每一个人必须大于一。
4,太多的人在零与一之间,就已经放弃了。
5,那个(一)就是我们养成习惯的屏障,也是我们通向成功的瓶颈;超越者成功,不能超越者,打酱油。
这就是培养习惯和复利效应的数学机理。
2
我们培养习惯,必须先培养一个习惯的种子,也就是微习惯。
据说每一颗种子的形成,都是细微的组织,不断的撕裂,重构;再撕裂,再重构的过程。肌肉,骨骼的成长是如此;生命和意识的成长亦如此。
成长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但大多数人的成长都只感到痛苦,没有感到快乐,因此而放弃;因此而不再相信这世界有奇迹。
太多的人还没有等到这个习惯的种子健全,成熟,发芽,就已经放弃了积累。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等待;向上是艰难的,向下却水银泻地,一泻千里。是的,培养好习惯,就是逆水行舟。
大多数人都经受不住诱惑,承受不起延迟享受的等待。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收敛函数,成功者的人生就是扩张函数。
3
培养一个优秀的微习惯,其实也不是一个容易的活。依然要通过七天,21天,90天的重重考验。
微习惯,一开始在于形式,而不在于数量;在于强化观念,而不在于质量(主要考虑是易于执行)。当观念和模式形成的时候,也就是种子形成后,才考虑量变到质变;前期的微小进步到后期的疯狂成长。
培养微习惯的过程,必然会与拖延,借口,懒惰等种种负能量习惯的持续拉锯战,大脑回路的渐渐成型,需要时间;每个人的大脑中生物化学系统,各有差异,所以需要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战斗过程也是千差万别,结果各有不同,估计坚持下来的也符合二八原则的规律吧。
如果我们有正确的观念,必胜的信念,一切规则都将因我们而改变,如果你愿意,信念可以创造奇迹。
凡是坚持下来的人,必将理解坚持的意义,努力的意义,付出的意义。必将完善我们的信念系统,情绪系统,潜意识系统;并持续正向发展。
所有不能将我们击败的东西,必将让我们更加强大。
4
在选择培养优秀的微习惯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培养那些值得一生去做,去培养的微习惯~例如:健身和看书。
他们符合观念正确,政治正确,值得一生去做。所受到的阻力也是最小的,更易达成。
当一个优秀的小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那么坚持它就太简单了。相信很多常常散步的朋友能够深刻理解其中的玄机。
一个优秀的微习惯的形成,正是成功人生的奠基石和杠杆。因为有了一个优秀的微习惯,容易也必将带出更多的优秀习惯。
之所以费这么多笔墨,是因为深知其中的困难,艰辛和不易。无数的老师,家长无数次的唠叨,依然养不出一个好习惯,可见一斑。
5
认知偏差,心理偏差是我们突破自我,养成好习惯的重大阻碍。而且他们与坏习惯形成互锁互联的关系。想要突破实为不易,这也是二八原则的成立原因。
建立一个模型,深入细致的剖析,尤其思维模型,实为不易。
观念~态度~行动~习惯~性格~命运~成败
基础很重要,培养好的微习惯,就是基础之基础。一个好的微习惯,就是成功的起点和支点。
未尽之言,相信你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