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名创优品的模式是佩服的。
尽管本书作者没有点明名创优品背后的起到最重要作用的金融支撑架构,但是这本书中表现出来的对一个商业模式方方面面的掌控仍然需要我们好好学习。
作为一个零售业黑马,从供应链的改造、品牌的重新输入,到店铺的精细化管理、流程的系统化和人才的储备培养,一环扣一环,虽然稍嫌不够深入,但也足以窥见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对整个环节的掌控力。
比如名创优品的合作加盟体系:
合作方五五收入并按比例分成,加盟商以营业额的38%作为回报,当日结算。即加盟政策为:品牌使用费+货品保证金制度+次日分账模式,与国内的连锁经营服装品牌并无太大的区别之处。
但在精细化管理思维的指导下,名创优品在流程上做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尝试,比如制定了加盟商巡店表。加盟商按照这份巡店表进行巡店,直接汇报给运营总监,但不能对店铺营业进行指手画脚。
这样看来,名创优品这个模式就有点介于加盟和托管之间。
作者认为,零售的本质是基于标准化的大规模复制。
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名创优品的试验证明了零售服务业的创新,首先应发生在商品定制和供应链环节。
其实不止是名创优品这种零售业态,以旅游业来说也是这样的。定制游的兴起和针对B端供应商的系统优化,不正是组团游正在发生的创新么?
作者写道,叶国富对利润保持着异常的清醒。
这就意味着,以执行为主的精细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有着直接的帮助。
“管理就是帮助员工更好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