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末,各地开展多种多样语文活动,有学术性的,有展示型的,有高端的,有普及的,有地方的,有全国的!目的都在拨乱反正,讨论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于老师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结识了许多师友,于老师总结为:多彩活动催我长!
80年代初,武汉成立全国语法学会,会上百家争鸣,最后聚焦到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体系须大改或重建!接着,哈尔滨召开全国教学语法会议,研究中学教学语法的问题。在会上,于老师认为语法要学,但须简明扼要,便于学生掌握规律,与学术研究讲究系统、精细要严格区别。基础教育中语法教学有普及功能,要说学生容易理解的话,用明确的语言把概念阐述清楚。
80年代初云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邀请于老师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问题。于老师在与相关人员的谈话中,感受到:十年动乱,教育受害惨重,许多教师,不少作家受摧残,文化糟蹋得不像样子;信心十足,满怀希望,要把教育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努力提高质量,让学生真正受益。接着参加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后,就许多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于老师受益匪浅!
80年代初,山西临汾创办了第一张供学生阅读的《语文报》,语文报社开展读书活动,向中学生广泛推荐好书,然后评选出10本优秀读物。意义在于积极引导学生重视阅读,爱读书,爱读好书!此外,语文报社还组织了16城市中学生语文智力竞赛,在中央电视台直播,于老师主持竞赛。有老师说于老师有一题判断有误,好在有先进机器可以回播,证明于老师没有误断!这引发了于老师的思考:为人处世公平、公正第一,不能碍于情面,不能屈于压力,脊梁骨要站得直;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实在重要,如无先进的设备,连件小事都会说不清,更不要说建国的大事了。
80年代初福州第二届中语会,报社社长掏本一与于老师讨论编教师备课手册。总目的是帮助教师理解和把握语文教材,开拓备课思路,从而能设计出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案。《中学语文备课手册》共编了12册,其中包括:背景简介;疑难词句的举要与辨析;重点难点讨论;启迪思维,深究问题。80年代末又编了《古今中外佳作精选》,但由于出版方编辑问题,出现很多错误,让于老师很难受!
于老师觉得受教育最多的是参加审查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的工作,从中悟到很多道理。如: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既要深入探讨并正确把握其本质属性,又要不断调整与修正对某些问题的某些认识,努力提升,与时俱进。对于审查语文教材,不仅要有学术水平,而且要有人品,公平,公正,还需要大度,能够宽容。只要原则的关把好,允许多种教材试验,就能出经验,出人才。
总之,在多彩活动中于老师又成长了很多,体会到教学语文的快乐,更体会到教学语文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