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过去半年时间里,反复感冒伴随着不间断的咳嗽,让我的内心很焦虑。
不停在西医、中医之间切换着看病、吃药,不仅有病痛带来的身心疲惫,还有那种永不见好的无力感,让人不知所措。
最近才摸索到一些病根,自己的症结是过敏性鼻炎引发的气道高反应性,整个气管都是过敏的,它才是让人咳到无能为力的根因,感冒仅仅是个引子。
我焦虑,在过去那么长时间里,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总是当作一般的感冒来治,绕了太多弯路。
我焦虑,即使知道了问题的症结,却依然找不到有效的用药方法,在“治标未治本”的路上走得太远。
找对问题
找对方法
多么重要
Part 2
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一路走得相似,却又各不相同。
本科毕业之后我去沪漂,她留在了重庆。
一年后我回家,她又去到上海拼搏。
多年过去,她早已是我10几倍不止的收入。
但我觉得自己精神财富超过她10几倍不止。
她鼓励我考MBA,我鼓励她一起。
我们一直在影响对方去过自己都不曾想象过的生活方式,我们都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对方的生活轨迹,一切似乎意外,却也近乎必然。
我问她为什么想考MBA?
她说,不是为了学历、不是为了人脉,而是想要去发现更多不一样的活法。
我们都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人,找寻一切机会去尝试如何挣脱狭隘的生活圈,去找找是不是真的有另一种不一样的活法?
还有很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
还有很多“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的事。
生命的可能不止眼前。
Part 3
Spenser写作课的最后一晚,我失眠了,望着凌晨1点窗外的天空,竟然感到亮成了白昼。
我又焦虑了,看到太多厉害的人,有着炫目的履历,有着出彩的文笔,仿佛一道屏障挡住双眼,完全看不出自己有什么亮点。
在心里,我对自己说,无论什么困难都一定有解决的方法,我只是还没有找到而已。与其有时间焦虑,还是不如快快睡去,养好身体才有力气去搞事。
虽然,我还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鼻炎药,但焦虑药还是有三粒,不妨也说给大家听听。
病症
焦躁、失眠,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要不到,找不到行动的着力点。
▼ 处方一:不要贪婪,医师李笑来
“贪婪就是想要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能力的边界,即使眼下就有一个极佳的投资机会,你的眼力、财力和能力能否支撑自己抓得住这个机会,是需要认真掂量的。
如果能,那放手去干吧;
如果不能,便是贪念。
能力配得上的机会才是真机会,想太多就是自己找抽。
设定合理目标,切分阶段目标,是治疗“贪念”的处方药。
▼ 处方二:保持自己的节奏,医师行动派琦琦
“不焦虑别人的快慢,只专注自己的成长 ”
行动派社群的大Boss琦琦,说过一个她徒步戈壁的故事,那是一段地势复杂、气候多变的88公里的徒步,一个瘦小的女子坚持“保持节奏”的信念,不受他人表现的干扰,最后漂亮地走完全程。
这个故事深深感染到我,每当自己感到焦虑、混乱时,便会翻出来重新读上几遍,很快就能找回内心的宁静。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价值观不同,趣味点不同,为什么要把别人的梦想当梦想呢?又为什么要拿别人的过错来责怪自己呢?
有目标的人,只要在自己的节奏里加速奔跑就好。
▼ 处方三:功利地少学,医师我自己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做一个功利的人”
一个没有突出优势的“三无普通人”,一个在生理上再也年轻不回去的成年人,在还没有练得一手可以赖以生存的、为之骄傲的手艺时,去弥补学生时代所缺失的博雅知识是一种奢侈。
找到自己的潜力点,高效地刻意训练,尽快转换其商业价值,做一个“功利”的人。
就像,如果我能早点找到感冒咳嗽的病因,是鼻炎引发的气道过敏的话,就一定不会当成普通感冒来治,说不定病痛缓解得更快,病根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这就涉及到那个最为重要的话题:选择!
每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脑容量是有限的,体力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吃不尽所有的东西。我们只能选择对自己最有益的物件,去最大量地汲取养分,所以我们应该选择自己最容易、最快速能“着力”、“起量”的那个点,狠下硬功夫。
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做对的事情,哪怕慢一点,也总会走到目的地。
怕只怕,找不对问题的症结,搞错方向,越走越偏。
不要贪念自己还无法触及的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小方向,保持适合自己身心的节奏,尽力加速奔跑!
以上,是解除焦虑的正确姿势。
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