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一把见面地点定在了离小盒鲜所在的创业园区不远的一家茶馆。如今最受创业群体欢迎的饮料无疑首推咖啡,太平洋、星巴克或者那些专门为创业准备的小清新咖啡馆里,伴随着咖啡机磨豆的轰鸣而热烈讨论着的,往往都是几千万的大项目。茶则因为远离90后新生代的喜好而在创业市场中备受冷落——奶茶除外。所以这家茶馆虽然靠近创业园区,顾客却寥寥无几,还不如隔壁门面只有一米宽的奶茶铺前排队的人多。
王天一时常出现在各种创投媒体上,算得上圈内人人认识的熟脸。虽然刊发出去的都是公关形象照,但PS得并不厉害,和真人区别不大。只是这回他刚从国外度假回来,一身休闲装,还拉着个颜色惹眼的行李箱,和照片里西装领带的风格大相径庭。周文豫是第一回见他真人,没有100%的把握,站在卡座区的入口附近辨认了一阵,王天一就先站起身来,向他伸出了手。
“我倒真没想到你会一个人来。”寒暄之后,王天一坐下就笑着说道。他还特地往门口看了一眼,确认周文豫是单身赴约的,“你那个合伙人跟我有过一面之缘,我还以为他会一起过来。”
他说的自然是江帆。周文豫点了点头:“他正好有点事抽不开身。”他随口编了一个理由。
他在出门之前确实犹豫过要不要叫上江帆,但最终还是决定独自前来。这是一场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的战争。江帆曾经单独面对过这位投资人,而他自己没有,某种微妙的好胜心作祟,他决定要补上这一课。
“哦,这样。”王天一对此显得不甚在意,很快搁置了这个话题,“那我就开门见山了——我之前对这个行业的预判过于保守了,战火烧起来比我预想的要快。”
“互联网在不同的行业跑过了好几轮,大家对于每一步要做什么已经很清楚了。”周文豫答道,“市场把人训练成了熟练工。”
他在端起茶杯时用眼角的余光留意着王天一的表情,谨慎地揣测着这位投资人的意图。但王天一只是慢条斯理地洗着茶叶,看似并没有过深的用意。
“互联网创业的三部曲倒是一直如故:圈地、洗用户、大鱼吃小鱼。” 王天一依次伸出三根手指,笑着晃了晃,“只不过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从几十上百个玩家一起入场,到大浪淘沙之后一家独大或两分天下,O2O用了三五年,共享出行用了两三年,我原本预计这个行业会在一年半到两年之间见分晓。”
周文豫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但现在看来是我误判了。”王天一停顿了片刻,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今年年底之前,大局就会定下来,资源会逐步向头部玩家集中,如果做不到前两名,就等于没做。”
“所以我们必须跑得更快。”
周文豫没有让这句话听上去像个疑问句,因为他对于这个答案异常笃定,而且这是面对投资人时的政治正确——快,通常是投资人最喜欢提的要求,毕竟资本对于迅速增殖的需求根植在这个游戏的核心灵魂之中。
但出乎意料的是,王天一摇了摇头。“比快更重要的是,你现在应该开始考虑,到今年年底时,你会和谁二分天下?怎么分?你是攻势,还是守势?之后是对峙,合作,还是兼并?”
周文豫愣了愣。“我?”他下意识地反问。
王天一笑了起来。“看来我开场的第一个要求提得不好。”他用一种自嘲的语气说道,“让人把我当成那种一味求快的资方,像个包工头一样,拿着鞭子在背后赶着人去赚钱。”
他显然是在开玩笑,但这话令人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周文豫有些尴尬地笑笑,闭口不言,只用眼神表示了我不是我没有。
“我是绍兴人。你大概听说过我们绍兴有一种酒叫女儿红。家里生了女儿,就酿一坛花雕,埋进地里,等女儿出嫁时拿出来待客。花雕越陈年越香醇,想喝到最极品的女儿红,你得耐心等它二十年……”王天一想起了什么似的停了停,“哦当然,还得先有一个女儿。”
他再次自嘲似地笑起来,让目光在窗外回转了半圈,然后重新看向周文豫。“我比较喜欢做这样的生意。”他说,“假以时日,我们相互之间会更加了解。没关系,时间还很长。”
周文豫这才慢慢咀嚼出了他的话中之话:在这位投资人预想的未来行业蓝图之中,自己将会成为行业Top2之一,和某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二分天下。而他的投资方针并不是赚快钱,诉求是从企业的成长中获利,而非短期内揠苗助长。
他觉得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了。“你能成为行业Top2”,从别人口里说出来,多半只是一句祝福,但自己面前坐着的投资人实打实地手握着影响整个行业的力量,被他看好,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算是走出了成功的第N步。
“我冒昧地问一句。为什么是我?”
“你没有这个信心?”王天一饶有兴味地看着他,“你应该不是为了做第三、第四名才回国的吧?”
“那当然。互联网的世界里,第三名以下都没有姓名。”
“而且虽然我一开始就提了个强人所难的要求,你们也做到了。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和团队的执行力我都看到了,有这两样,已经胜过了绝大多数A轮阶段的公司。早期风投本来看的就是人。”
“但我们的点位数距离一万还有一点距离,到这周末……”
“我本来就给你预留了20%的弹性空间,现在已经超额完成了。”王天一啜了一口茶水,“所以说我很喜欢和搞业务出身的创业者合作,很务实,又比搞技术的人情商高。假如再加强一下讲故事的能力,简直天下无敌。”
他自顾自地笑了起来,这种肯定的方式让周文豫感到局促。仿佛某一些努力成为了徒劳无用的白工,而最终过关则有赖于监考官的放水,他感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微妙的打击。
王天一并没有察觉他的情绪:“接下来会走一个尽调的流程,有点繁琐,不过毕竟是A轮,财务上的事不会太多,交给FA去统筹就好。——这些都是小事,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到今年年底时,你会和谁二分天下?”
“难道不是叶庄?”周文豫反问了一句,想了想又补充道,“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商业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充满意外。”王天一笑了起来,“只不过我们通常会把这些意外命名为风险。”
他顿了顿。“当然,我目前也认为会是叶庄。我希望你能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他身上。两分天下,至少也要先旗鼓相当。说句老实话……”他斟酌了一下,“我目前还看不到你握有什么能战胜他的底牌。”
这句过于直接的评判让周文豫一瞬间觉得脸颊发热。他没接话,但他怀疑自己的表情出卖了什么,因为对面的王天一明显刻意地换了个话题:“所以无需再花费精力去跟其他人纠缠,你真正的对手不在那些人之中。”
“我明白。”周文豫沉声答道。至此他对王天一这次不请自来的另一重目的也了若指掌:如果他和徐广彬都拿了天一资本的钱,那就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彼此之间互相厮杀无论谁胜谁败,都有损资方的利益。万一曝出不正当竞争之类的负面,殃及舆论对整个行业的评价,更是投资人不愿看到的。
王天一果然点了点头,露出心照不宣的表情。“其实我看好你的另一个理由,我不知道叶庄有没有跟你说过:我之前就听说过你,那时你们在做一家叫云果篮的社区O2O公司。”
“那是2011年前后的事情了?”
“2012年。叶庄刚从美国回来执掌大都荟,他看了你们好几个月,想收购,出手之前还来问过我的看法。我说大概率不是价钱的问题,而是你们根本不会考虑接受收购。”王天一将自己的茶杯注满,端起来做了个仿佛敬酒一样的动作,“但我没想到,结果正好和我的预测相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