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谈到吃的话题,各抒己见,饱餐一顿难得算美食,真正美食属那种品尝完后,放下碗筷,许多年以后依旧思念想念这道菜品,物质丰盈年代,选择太多,食材泛滥成灾,吃的是种新奇感,很难在众多食材中搜寻到一种让人吃到记忆深处的菜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乡专门招待为家里制作技术活的老师傅,菜肴品种不是特别丰盛,甚至有点单调,但又缺一不可,有些特别的菜肴百试不厌,百试百灵,吃到了那些手艺人心里而无法自拔,请木匠老师傅到家中打家具,主人一天三餐大,三餐小招待;师傅早晨起来喝粥,搭抖好的糯米糍粑,酿好的糯米醪糟酒,桌上萝卜条和霉豆腐各一小饭碗,师傅吃完便干活,干一阵再吃早餐,临近中餐会煮一小碗简粉(晒干的切粉),上面盖荷包蛋和腊肉丝,隔两三小时便是中餐,下午会搓碗冬粉糍粑加醪糟酒,再冲个鸡蛋,天黑才有夜饭吃;这里的三餐小被家乡称之为“顿饭”,顿饭品种交换着招待家中的老师傅,停顿一下,补充能量,三餐大指早中晚正餐,菜品四五道,固定有鱼有肉,肉几乎是家乡的爆火米粉肉,鱼大多时是白辣椒炒油炸鱼崽。
年幼时听母亲讲招待老师傅有道当地特别爽口的菜,几乎跟爆火米粉肉齐名,每餐必备,这道菜就是白辣椒炒油炸鱼崽,乍一听很熟悉,听讲完后确实不简单。
主家好面子,一日三餐必蒸爆火肉和白辣椒炒油炸鱼崽,两道菜一上桌,主人家两三岁的小孩便上桌吃饭,扒拉着白辣椒里面的鱼崽,等老师傅吃饭时只看到白辣椒,老师傅知道是白辣椒炒油炸鱼崽,开始时老师傅总说白辣椒好吃,鱼崽到里面放个屁都是香的,日子久了,每次只吃到白辣椒,却吃不到鱼崽,老师傅又好这一口,一次看到小孩正在扒白辣椒里的鱼崽,顺手往小孩头上铲了个地锅佬(杨梅爪),小孩“哇”地一声哭着找妈妈,两三岁的小孩还不会说话,只知道挠着头哭,老师傅过来解释,说小孩是被白辣椒辣的,从始小孩再没有上桌挑菜。
小时候身处大山深处,对于吃鱼是种莫名的期望,那是一道家乡待老师傅必备的菜肴。长大亲身尝试后,意犹味尽,一直吃到了记忆深处不能忘怀,中学带菜去学校,若有人带上这道菜,揭开瓶盖整个寝室有种香香的鱼味,再次想到这道菜时,距离当初已小半个世纪。
外婆家住在东江大河边,每到大河枯水季节,便独自到河边搬起石头砸石头下的鱼崽,石哄佬(禾花鱼原种),猪牯佬(与草鱼身形相似)用石头一砸便从石头缝里浮到水面;石头砸下去水面漂出许多丝,那是两种鱼的粘液,当粘液散尽,石头下的黄颡牯(黄鸭叫)或鲵寡(鲶鱼)才慢慢浮上水面。扯根岸上粗壮的狗尾巴草或扷根细长的黄荆柴,把收获的鱼崽穿成串,多时几十条,少时也有七八条,尝到了白辣椒炒油炸鱼崽那种味道,对用石头砸鱼这个行当乐此不彼,犹其是暑假里,经常从早晨到傍晚一直在大河边砸鱼。
丰水的季节,端午雨落尽,小溪流向大河的小河里,人们会特制一种叫“凉箕”的捕鱼工具,石头把整个小河道拦截,留下一米二至一米五左右的空隙,空隙中装上用篁竹排列的竹床,打个简易架子,使竹床上面低,下面高,两边围住,这种装制就叫凉箕。能逮到上游附近的小鱼,装上后的十天半个月里,每天来凉箕上捡鱼,大部分是些白线鱼,蠔鲍牯,江泥鳅,锯鱼,青刀及蓝刀鱼之类,偶尔能逮到一斤半斤的猪牯佬,青鱼之类,都属很幸运。
暑假里用鱼筛放鱼是种快乐的事,鱼筛用楠竹蔑制成直径60~70公分直径大小,再向内编织到顶不封口,留下十公分左右的洞,鱼筛便大功告成;简单的直接用米筛,上面蒙块白洋布,正中心留个十公分的圆洞,白洋布四角拧在米筛后扎紧即成。
天气晴朗的天气,从稻田里抓些小泥蛙,把内脏清除,剁成很小的丁;道路边摘些鱼香薄荷,洗净切碎,将小泥蛙肉炒香拌鱼香薄荷,放猪膏油和捞米饭一起,滴点酱油调味,直炒到诱饵在锅中起锅巴,喷香的味道令人窒息。
放鱼筛时,找块当阳而又平稳的浅水域,用手挖个鱼筛大小的坑,将鱼筛镶嵌进去,四周用小卵石铺平伪装,上面压几块大石头,当一切就绪后,抓一把诱饵用手掌拧成砣,放入鱼筛中,诱饵经过水涨发,猪膏油浮上水面,顺着流水而下,吃浮游生物的鱼崽们闻香而来,找到源头,纵身入筛。站在岸边高处见鱼崽们入筛,便蹑手蹑脚地走到鱼筛边,左手蒙住鱼筛口,右手将鱼筛斜着提上来,此时的鱼崽们在筛中活泼乱跳,待到岸上倒入水桶中圈养起来,如此往返,一下午逮几斤鱼崽不成问题。
说到放鱼筛,想起在黄草公社那些年月,端午节前便在河里放鱼筛,直到中秋节结束,专门在川激的浅水滩中放一种叫“捞鱼崽”的鱼,捞鱼崽全身麻麻点点,食指大小长短,一身的肉,圆古隆咚,每到端午前至中秋后便逆水到河滩浅水处繁殖,不知道谁先发现捞鱼崽的这一秘密,太阳西斜时便在浅滩里构筑波浪,放制空鱼筛,直到天黑透才收获,天气闷热时大批捞鱼崽沿浅滩而上,遇到鱼筛便纵身入筛繁殖,也不知道是人类设下的陷阱。
放鱼筌逮鱼在东江河里特别少,编织一种类似鸟笼的葫芦形篓,高约一米二到两米不等,入口处装制一个篾漏斗,进口处把葫芦篓和篾漏斗连接,葫芦顶端是活动的开关,便于把收获的鱼倒出来。放鱼筌利用雄鱼追逐鱼姑娘的恋爱方式,夏秋两季,正是鱼们欢快的节气,一种叫青鱼的雄鱼,因雄性荷尔蒙生发,会在激流中追逐红了生殖器的青鱼姑娘,他们逆流而上,嬉戏追逐在激流汹涌波涛中,人们利用他们的习性,制造波浪,使他们双双进入鱼筌牢笼,阳婚阴婚一起举行,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有种叫“粘石寡”的鱼,大拇指大小长短,专门粘在激流水下的大卵石下,需两个人相互配合,一个人搬石头翻过来,一个人扒石头上的粘石寡,用捞网接鱼,粘石寡离开水,尾巴会左右摇摆,发出一种“呱呱”的声音,刚离开水是墨绿色,不一会转成草黄,这种鱼内脏少,人们会直接腌制炸干。
讲这些只是这道菜的前奏,加上抓鱼的过程,更能体验这道菜的不容易和其中的乐趣,至少在我舞勺之年,那时只有原始的捕鱼工具,只能摸索鱼的生活习性。有了小鱼崽作为食材,才有这道菜的灵魂和基础,东江河里真正的大鱼不多,最大的属鲶鱼,能长到百十斤,有的鱼种能长更大,但无处安生,长到十多斤后灵活性趋于老化,枯水期难觅食,限制了他们生长;而小鱼崽特别多,品种不少,据我所知不下二三十种。
鱼崽的加工方法几乎是一种,盐和酒腌制后用茶油炸透,炸干,炸香,炸脆,油冷却后捞出,鱼一身油淋淋,一口咬下去从头到尾分不出是鱼肉还是鱼骨,入坛子保存回润,随时淘出来吃,怎么吃都香,作为白辣椒炒油炸鱼崽这道菜,只不过是鱼崽的初加工,要配上白辣椒和调味的鱼香薄荷,才算真正完成主配料搭配齐全。
农历七月,家乡菜园里的辣椒成熟,该红的已经红透,该黄的全身似季节赏的黄马褂,摘了成熟的老辣椒,大批量的青辣椒搴回来,锅中烧水泹一下捞出,白天晾在屋檐下的竹晾板上,夜晚不收,依然露在初秋里,先是上面发白,翻过来再晾,直晾露到全身发白,剪刀将辣椒剪成片,丢掉辣椒蕊和辣椒籽,拌盐调味腌一个晚上,将辣椒片晾晒至表面能见到盐粉,白辣椒干冷却后入坛保存,这种晒制的方法使白辣椒雪白,从坛中抓出来不发黄,更不会发黑,白辣椒回润后不干不柴,味道坛香浓郁,酸中有甜,甜中有辣,十分爽口。
有种白辣椒,当地人叫“吊屁股辣椒”,是降霜前的倒苗辣椒,因太多而制成白辣椒,口感与白辣椒有所区别,太嫩不辣,坛香味十足,炒油炸鱼崽也是相当好吃。
坛香油炸鱼崽和坛香白辣椒的搭配已是一道舌尖上的美味,在那种青黄不接的年代里,能吃到鱼简直似身上长了双翅膀,扑腾几下就能上天。那时家乡的菜园里没有葱姜蒜和芹菜,每次烹饪这道菜时,会在野外寻找一种鱼香薄荷,摘上十几片嫩叶,洗净切碎,加入白辣椒炒油炸鱼崽里面,使鱼的味道更加鲜香味美,家乡人把这种调味手段说成是放了“癞子锅”。
这道菜到东江湖关闸后逐渐被当地人淡忘,不是因为不好吃而放弃,而是因为搞不到小鱼崽而发愁,能捕到的都是大鱼,可以做这道菜,但缺少了鱼骨的糜香。用另一道菜名替代,高丽鱼,高丽鱼原是朝鲜高丽的一道美食,进贡到朝廷,后传于民间,它把鱼剁成小块,粘上全蛋糊炸制的一道菜,味道鲜香,上筵席鱼多时炸好即上席,怕不够时配白辣椒芹菜,少时做成汤,高丽鱼浮在汤面上。高丽鱼好吃,作为口感的经典实惠还是不如白辣椒炒鱼崽。
年过半百,每次想到这道菜或看见卖鱼崽的,甚至看到晒制好的白辣椒,那残缺的牙齿便生起一股劲风,舌根生津,味蕾翻滚。买上两斤鱼崽用茶油炸透,炸干,炸香,炸脆,停火吸油,捞出控干油,用新坛子裝起来,过上十天半个月;买上几两白辣椒,野外找上几片鱼香薄荷,精心制作,摆上餐桌,倒上二两,慢慢品,慢慢尝,慢慢回味,惬意的味蕾就安放在这道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