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是科普文章,只是想通过最普通的语言让宝爸宝妈们理解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
接种疫苗属于外界输入的病毒,有些是灭活的指的是病毒不具有活性,接种疫苗后不会出现疫苗的相关疾病;有些是减毒活疫苗,指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将病毒的毒性减弱,输入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形成抵抗这种病毒的抗体,从而预防这类病毒疾病的发生,缺点是如果宝宝具有免疫系统缺陷的相关疾病,就容易发生因为接种疫苗而导致的疫苗相关疾病的发生。
疫苗的作用机理和特性,人类免疫系统的构成,注定疫苗的反应不可避免。
常见的接种疫苗后宝宝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红肿、硬块,出现一过性的红疹,口服疫苗后会有腹泻的症状等等都是属于一般反应。一般反应的特点是持续的时间较短,大概是1-3天即可自行缓解,愈后没有副作用及不良影响。这里的“常见”也是和异常反应相比较而言的,实际工作中也不常见,举个例子我们门诊一个月的接种人数大概在800人左右,接种的针次在2000针次左右,有时一个月也没有发生过一例一般反应。
异常反应,这个话题就比较沉重。这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的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异常反应的论断需要县级组成专家组进行专家组的论证,并逐级上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定是疫苗的异常反应如果是一类免费疫苗引起的国家给予赔偿,如果是二类收费疫苗引起的由相关疫苗生产企业赔偿。
如今,疫苗退出相关的保险,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购买。
宝爸宝妈们带孩子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孩子近期的情况如实告知接种医生,由接种医生判断能不能接种疫苗,将疫苗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不要讳疾忌医,预防疾病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方式还是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