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趁这个周六去南京玩的,1个小时的高铁,多快呀,一天就可以玩几个景点,当天就可以回家,周日可以休息一天,下周接着见习。兴冲冲地去订了学生票,却突然被同学提醒,好像如果不是学生证上的区间,是不能买学生票的。心里一惊,想打12306,却没有话务员接线;问同学,众口不一;上网查,信息出处可信度有待思考。怎么办?退票?去代售点取票试试?
因为有见习,所以过了几天之后路过代售点,尝试取票,被凶残的阿婆扔回了学生证,“你这个票就不是你这个区间的好吧啦,取什么票呀”,“那能改成全票么?”,“你自己回去退票再买票好了”。无意纠缠,回单位,又打了N次12306,终于接线,询问此事,是个声音低沉厚重的男话务员,“不好意思,如果学生证上区间是A城和B城,而它们之间有直达车,那么是没有办法用学生票买这两个城市间其他城市的往返票的”。好吧,退票吧。
因为退票时间有点迟了,所以退票扣的钱还是有点多的,当然是相比于车票价格。查询银行卡余额,少得可怜,再加上无缘无故损失的退票费,真是囊中羞涩。虽然过几天就回家了,可是,手里的钱这么少,然后下个学期继续向爸妈要钱么?想要去旅行都要掂量掂量自己后面几个月的生活费够不够,然后紧紧张张的过日子?真的要这样么?要过这样的生活么?向爸妈伸手要生活费的日子到底还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可以在经济上真正的独立,才可以花自己的钱花的理直气壮?
成人之后,似乎是不只一次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安心地向爸妈伸手到大学毕业甚至是研究生毕业,然后才开始自食其力?还是去实践自己的想法与独立的迫切期望?答案似乎很明显。去做啊,去实践啊,想做什么就去啊。努力努力再努力,拼命拼命再拼命,然后回头张望你来时的路,都是满满的奋斗热血,青春就是这样!似乎倾向也很明显,向爸妈伸手要钱,难道就不会脸红么?自己养自己才是王道!但是,真的是么?为什么呢?
有一个同学,她和我说,我才不考研呢,开心地过完大学,不求优秀毕业生,不求奖学金,不求打工赚钱,没钱了就和爸妈说,他们的钱用来增长我的见识和经历,毕业就回家,然后找份工作,再找个人结婚,过舒适自在的生活,不用担心房价太高买不起,不用一个人在异乡漂泊想念亲人,每当节日就两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好的。钱么,当然要努力赚啊。不过嘛,我还是愿意清闲点,上午上上班,中午回家给老公孩子做饭,下午去签到,然后逛逛街喝喝茶,这样的日子不也挺好的么。就算留在外面拼命好多年,然后呢?想要的日子,不还是一家人在一起么?什么苹果买起来不方便,什么出门就想坐地铁,都是浮云,在到外地求学之前的十八年里,不也这么过来了么?更何况都在发展的啊,什么都会有的。也别和我提什么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人的修为和他的学历不是正比关系啊。一个人在世界上,能够自给自足,不给别人添麻烦就不错了,什么创造价值,让别人去做吧。我这样的小女子就算了。
瞧,是不是很有道理的一套的处世哲学,而且这样闲适的生活,好像我们都曾经或者正在渴望吧?曾经我也被这番话洗脑,好吧,没错,就是洗脑,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可是,当我真正这样去做的时候,想去旅行就旅行,没钱了就和爸妈要的时候,心中的不适与愧疚就像野草一样疯长,抓紧我,折磨我,吞噬我。不但没有畅快的感觉,反而觉得我这是在浪费爸妈的辛苦。当我在查询消费取款记录时尤甚。他们辛苦辛苦赚钱养家,我却在外不珍惜他们的劳动,没错,我觉得就是不珍惜。爸妈养我到十八岁是义务没错,但是继续养我,一是因为爱我,另一是出于我还在求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就可以拿他们的钱用来享乐。长辈们的年轻日子都很辛苦,不想让代代都这么辛苦,为我创造不受贫穷束缚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可以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并且心安理得。他们给我的钱,是生活费和学费,是供我完善自己成长自己的。
有什么可以反驳的么?也许有吧,也许这两种想法都是对的,因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对自己的要求,对未来的设计不一样吧。不管是哪一种想法,还是去试一下吧。也许别人是真的快乐,在那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中生活的如鱼得水,但那终究是别人,不是我们。也许打工的生活会疲倦,会劳累,但是,那是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方式呢?我想,也许我们要去试一试,就像,也是因为买错了票,才知道用学生证买折扣火车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