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思维跟导演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核心点:
1 关于编剧思维和导演思维的融合
2 关于逻辑思维的简单训练方法
3 逻辑思维对我们的故事或剧本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故事创作是一个什么过程?
是将你头脑中的思维,用文字描绘出来的一个过程。
不过,这个过程需要上升到逻辑管理的层面,所谓的逻辑管理就是一定的规律或套 路,如此一来,才能获得高效且专业的创作成果。
而逻辑管理的核心就是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性。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没有逻辑性,那他说出来的话,往往是语无伦次、不成系统的,这样,他就很难清晰地描述头脑中的画面,也就是无法创造出合格的故事。
所以,对于完全没有故事创造经验的人来说,他做的第一件事,最好是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而训练逻辑思维的方法也很多。
然而,接下来,我想跟大家说说我自创的逻辑思维训练法——奇思妙想模型!
奇思妙想模型
的本质是——关键词
这种方法可以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候、任何场景进行。
当你选择这种训练方法时,仅仅需要遵循这样的简单步骤:
【关键词筛选】
——
选取关键词
(或关键词代表的物品
/
事物)最少
2
个。
【关键词联系】
——用描述性的口头语言或文字将
2
个或多个
关键词联系
起来。
【形成逻辑】
——
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或多个不同的结构
,时间长了,形成习惯,你在创作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逻辑性就会越来越强。
具体案例分析:
比如,你选取“帽子”和“沙发”这两个关键词或物品。
用描述性的文字联系起来,就有多种模式:
(
1
)句子模式:清晨,我戴着
帽子
,坐在
沙发
上看书,妈妈说我那个样子看起来很酷,她忍不住走到我的身边亲我一口。
这种模式的背后逻辑就是:你做了什么,别人觉得怎么样。引申出别人的动作。
(
2
)段落模式:有一天,我回到家里,看到沙发上有很多帽子,忍不住走过去一顶顶地试戴,结果,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真的很开心
……
这种模式的背后逻辑就是:
你看到了什么,做出了什么决定,结果如何,自我感觉怎样。
当然还有很多类似或完全不同的逻辑,上面两种是我认为最好的用来训练思维的基础案例。
前者,除了关注当事人的行为,还关注了别人的行为,除了描述当事人的行为,还描述了别人的行为,属于“主观
+
客观”的宏观思考模型,它的关注重点是当事人与周围环境或外界(包括其他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或变化。
后者,则以当事人为主,通过一个人的存在,描述了由
what
——你看到了什么、
how
——你如何对待、
why
——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找合适的帽子)、
result(s)
——结果找到了没?会出现几种结果
……
组成的一个微段子模式,属于“微观主导”思考模型,它的关注重点是一个人或一个事物的微观变化,包括视觉、听觉、行为、结果等等与之相关的因素。
因此,到这里,我们还可以这么说:
奇思妙想模型
的本质就是——主客思考和微观主导。
用这样的方式去训练自己,没多久,你就能拥有逻辑思维。
而且,若你从训练中能衍生出更多的固定模式或不同结构,时间长了,自己的思维不但能变得更有逻辑性,而且更有发散性即脑洞变得更大。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逻辑还是发散性思维,对我们写小说或讲故事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思维的小小逻辑和发散,在剧本创作中会带来什么样的便利呢?
主要是:
让我们的【转换思维】变成一种条件反射。
什么意思?
——如果你经常刻意地用以上方法去训练自己的逻辑,同时训练逻辑性和发散性,那么,以后,
随便看到两样以上的东西,你都会本能地将它们快速联系起来,启动“物件转文字或语言”的思考模式;
同样的道理,你的转换思维能力也会同步提高。
什么意思?
——
当你看到文字或听到某些语言时,你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相应的画面,捕抓到与之对应的画面感,也就是,大脑快速启动了“文字或语言转换成画面”的思考模式。
而“物件或画面转文字或语言”的思考模式对于写小说或创作剧本来说,非常有帮助,会给予你很多及时的灵感,因为你看到身边的一切,都能快速地转换成文字或语言了;所以,当你去看电影或电视剧的时候,大脑就会有条不紊地帮你收集很多瞬间的灵感且印象深刻,不会轻易忘记,助你完成一个快速积累素材的任务。
“文字或语言转换成画面”的思维能力对于编剧和导演来说都很重要,这种能力的直接体现就是:当你看到一个剧本时,你能想到的最佳画面是什么,你能想到的最佳演绎方式是什么,你能想到的最佳场景是什么
……
而你能想到的画面感的维度和品质将直接决定了你拍出的电影跟别人拍的有什么不同也就是你的作品的辨识度能不能清晰地被建立,所以,导演不同,面对同一个剧本时,他们拍出的效果往往都不同。
在这,我将“物件或画面转文字或语言”的思维模式定义为【编剧思维】,而“文字或语言转换成画面”的思维模式定义为【导演思维】,两者之间的融合统称【转换思维】。
可见,拥有更强的【转换思维】的人,才能在各个领域做得越来越好,因为当你的思维能够快速转换时,你思考的问题才会更全面,你换位思考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这不但有利于人际关系,还有利于各种各样的工作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最基本的是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成熟,毕竟,转换思维越强的人,看问题才越不会浮于表面,所以,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就自然而然地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能够理性地对待自己和身边发生的一切,因而,这类人也会更加靠谱和值得信任。
所以,编剧跟编剧之间的区别,导演跟导演之间的区别,可以说是不同维度的转换能力之间的区别。
这种逻辑叫做“由表及里”、“由具象到抽象”。
而这种逻辑也可以应用到剧本的分解之中。
我们看电影剧本的过程,我称之为“拉本子”——其实就是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从具体的文字描述过渡到淘汰大多数的文字并找到整个剧本的骨架或框架的过程,而它的骨架或框架就是抽象的,没有明摆着的,要靠你自己去寻找并总结归纳出来。
所以,“拉故事”或“拉本子”用的是“由表及里”的思维逻辑。
而这种逻辑,我们追溯到前面,就不难发现,它的本质还是妙式思考模型即关键词想象模型。
如何理解?
当我们“拉本子”的时候,先是淘汰了很多非关键词句,然后,留下了一些关键词句,然后,再根据关键词句(段)提炼出剧本的初步框架,最后,根据初步框架再度总结分析归纳得出最精准的模型。
所以,很明显,“拉故事”或“拉本子”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泛文字——精提炼——简转化】。
【泛文字】就是:一开始你看到一大片文字(需要筛选、取舍)
【精提炼】就是:你淘汰掉很多非关键性的文字,留下关键性的部分(需要联系、思考)
【简转化】就是:将关键性文字变成自己的思考逻辑,逻辑思考的结晶就是故事或剧本的框架或模型。(需要形成自己的逻辑)
而从“泛文字”到“精提炼”再到“简转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妙式思考模型的本质逻辑:关键词筛选——关键词联系——形成逻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想象”这个词代表的思维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一个思维的想象模型包括两个层面的变化:一个是体量增大,另一个是体量缩小。
而我们很多人平时会本能地启动单一思维模式,所以,当你看到“想象”这个词的时候,往往会认为所谓的想象就是由一点东西联想到很多东西,其实,不仅仅如此,它还包括由很多东西联想到一点东西,是双向的;既包括点对面、一对多的方式,又包括面对点、多对一的模式。
更准确地说,奇思妙想模型即关键词想象模型的应用体现在这些方面——
当你写科幻或玄幻剧的时候,发挥的是点对面、一对多的发散性想象思维;
当你在“拉故事”或“拉本子”的时候,发挥的却是面对点、多对一的收缩性或聚合性想象思维,这也是最开始时,我提到的用来训练思维逻辑的方法——从关键词筛选到关键词联系再到形成逻辑。
所以,显而易见,想象的本质就是转化,转化的目的就是形成自己的逻辑,形成逻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散,发散会形成自己的产品或作品,而你的产品或作品又会变成别人“拉故事”或“拉本子”的材料或基础,不断地按照这样的规律在循环。
说白了就是,我们见到的一切东西跟自己的关系其实是这样的:
不是(1)“筛选——联系——聚合”
就是(2)“筛选——联系——发散”,
而筛选本来就是一个聚合的过程,
联系本来就是一个发散的过程,
那(1)和(2)就变成这样:
(1)聚合——发散——聚合
(2)聚合——发散——发散
如果用文字来解读:
(1)的意思是:聚合是为了聚合!
(2)的意思是:聚合是为了发散!
在这,我们奇思妙想模型来看,不难发现:
如果以聚合为目的的聚合,最终会形成逻辑;
如果以发散为目的的聚合最终会发挥逻辑的价值。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拉故事”或“拉本子”时,第一个目的是总结分析形成自己的逻辑(或经验),第二个目的是利用这个逻辑(或经验)去写出自己的作品,也就是发挥了这个逻辑(或经验)的价值或作用。
可见,以聚合为目的的聚合跟以发散为目的的聚合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前一个聚合是为了后一个发散。
延伸到我们编剧的创作过程中,就是这个意思:你通过别人的东西形成自己的逻辑然后创造出自己的作品,而你的作品又会被别人拿去形成自己的逻辑继而创造出属于别人的作品。
简单说就是——别人的转化成你的,你的又转化成别人的,所以,连接你跟别人之间的桥梁就是两个字:转化。
可见,转化的表象是价值,价值的本质是转化——你能将东西转化成自己的逻辑,才能体现东西的价值;你到底能不能将东西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就看你懂不懂转化,就看你能消化多少、转化多少。
因此,编剧思维跟导演思维的本质都是逻辑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