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吸引你的事物一定是玩,它能引起你的共鸣,唤醒你的欲望;这都是一些感性的反应,跟理性无关,理性的东西往往是工作,会让人反感,总是跳出来干涉你的感性的决定,纠正你的行为。比如说懒惰,其实每个人都有偷懒的愿望,没事的时候,懒散地把自己扔在一个舒服的角落,或发呆、或玩游戏、或想入非非,只要不动脑子,不做正事,干啥都行,暂时选择失忆,沉浸在“懒”的状态里,不愿出来;此时,理性会时不时跳出来干涉,提醒你去工作,要做这件事,处理那件事,喋喋不休地唠叨你,下个月还有好多要还款的账单等等,好像总是在跟你对着干。
理性地做事,都是被动的,不情愿的;感性的选择,都是主动的,合心意的。谁也不愿意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从暖和的被窝里拽出来,顶着寒风赶去工作单位上班,不情愿也没有办法,活着就需要钱,不工作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看来,工作不是自己乐于追逐的事情,自己内心向往的是:不工作,还能活得美美的,该有多好。让我们普通人心甘情愿地做事,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刺激他,足够的刺激才能唤醒内心的理性思维,让他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地做事赚钱;至于能维持多久,就要看这个“刺激”是不是能坚持不懈地刺激他,一旦有一天,刺激不在,就会打回原形,回归感性。
我们试着想一下,玩的时候,刷视频的时候,那些能吸引自己的都是什么;或许是视频里演绎的一种生活状态,也许是一个能让你快速发财的忽悠,还可能是一种食物、装饰品、美女、帅哥、自己梦寐以求的宠物等等,都是一些感性的刺激,吸引着你的眼球,令人向往。经过“算法”设计的视频,早就把人理解透了,看清了你内心深处的需求,点赞、加关注,成就了他们,毁了自己。再次刷视频的时候,所有你喜欢的,都会跳出来取悦你,让人欲罢不能,温水煮青蛙一般把你“圈”起来,让你舒服地呆在“圈”里玩,更加渴望逃离工作,等养熟了,慢慢收割,让你彻底变成一个“loser”。
造成这种局面的是,人们把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分得太清晰,工作就是遭罪,生活才是享受。遭罪是没有办法的,只是为了生活;有没有一种可能,把工作当成玩,让工作和生活并驾齐驱,让人焕然一新,当然可以。
让我们慢慢梳理一下:首先,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这样的人,他们的成功秘诀,就是把工作当成玩笑,而且一直在提醒我们,只是我们没有听见。我们能看见的是:工作是枯燥、机械的,令人难以接受;仔细想想看,工作体现了一种规律和秩序的美学,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应酬之后,继续回公司写报告;常常半夜被电话吵醒,只是为了为客户解决问题;节假日也不休息,继续工作。是什么让他们这样活着?是热爱。在工作中,找到生活的快乐。勤奋和努力,不需要谁的褒奖、物质的补贴;成功和喜悦,不需要发朋友圈证明;坚持,不需要打鸡血,也不需要被自己的理性说服和强迫。
工作不是用来消耗自己的,而是和生活组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充满乐趣的生活状态,建立一种人生态度,足以让人远离平庸,成就非凡。如果还不行,先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来看,工作的本质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生活的本质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只有解决了客户的问题,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只有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客户的问题;这两者是分不开的,那干嘛还要分开呢。问题就是问题,都需要人去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何尝不是收获友情的过程;收获了友情,客户和自己的问题,就变成了大家的问题,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工作是美好的,生活也是美好的,当二者真正分不开的时候,才是人生真正该有的状态。工作成就生活,生活助力工作;玩,是生活,把工作当成玩,工作就变成了生活。让我们一起玩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