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史(一):《资治通鉴》为嘛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写?
文/红尘
趁小淇去学习的时间,重新再读一遍《资治通鉴》。以前读史,如诸葛亮所云独观大略。这一次,也学学他所评鉴的徐庶徐元直,务于精熟。
刚重读《周纪》第一篇《魏赵韩为诸侯》问题就来了,既然是周纪,为什么不从武王灭殷,以周代商,封邦建国开始写呢?而偏偏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
关于这个问题,将《资治通鉴》读了十四遍的毛泽东毛主席是这样认为的:“司马光之所以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是因为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周天子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承认不要紧,使原先不合法的三家分晋变成合法的了,司马光认为这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选择这一年的这件事为《通鉴》的首篇,这是开宗明义,与《资治通鉴》的书名完全切题。下面做得不合法,上面还承认,看来这个周天子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无是无非,当然非乱不可。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任何国家都是一样,你上面敢胡来,下面凭什么老老实实,这叫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这里解释一下“非三晋之坏礼”的礼,指的是周朝礼制,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著作是《周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儒家经典,是著名的“一饭三吐哺”的周公旦所著 。《史记》载:“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后汉书》亦载:“昔周公作《周官》,分职著明,法度相持,王室虽微,犹能久存。” 。周礼,可看作今世之法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这个时间点,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时间。而韩、赵、魏三家分晋,是春秋的结束,以及战国的开始。
晋国在晋文公去世后,整个国家出现了六个强大的卿大夫,叫做六卿。其中智氏掌控了晋国的政权。智氏想一家独大,于是先联合韩赵魏三家,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紧接着又联合韩氏和魏氏,想灭掉赵氏。水淹晋阳一战,让智氏的野心凸显,也让韩氏和魏氏明白,下一个要水淹的就是自己了,于是反过来与赵氏联合起来,把智氏给灭了。最后把晋国一分为三。
韩赵魏三家本来是卿大夫,现在他们却私下瓜分了晋国。这种做法,是严重违背周礼的。周威烈王居然承认了,还“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非但没有追责问责,还升官儿了,由卿大夫升格成了一方诸侯。所以毛主席一针见血地说:看来这个周天子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无是无非,当然非乱不可。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韩赵魏开了个坏头,还被奖赏了,其他卿大夫有样学样,潘多拉魔盒由周威烈王亲自打开了。自此,礼崩乐坏,天下大乱。
正人先正己,正国先正礼。司马光要从这一年开始写史的目的,已经很清楚明了了。紧接着司马光对此事进行了很大篇幅的点评,可谓《资治通鉴》全书提纲挈领的“中心思想”,此后所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司马光都是按照这个思路写作的。读懂这段话,就读懂了整部《资治通鉴》。
我把这段话摘录于下: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这也让我想起读过的孔子的一个故事。司马光的编史思想,应该说,也应该受到了孔子思想很大的影响。孔子在卫国流亡期间,卫灵公准备重用他,子路问孔子,老师,如果卫灵公重用了您,您第一步要干嘛呢?孔子说,我第一步就是赶紧把名分建立起来。子路一听,觉得老师是不是读书读迂腐了呢?于是苦口婆心:老师啊,卫国国事千头万绪,怎么能在这些虚名上下功夫呢?孔子双眼一瞪说,子路,一个人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要么选择虚心请教,要么选择闭嘴。如果名分不建立起来,那么上面说话下面就没人听,没人听就啥事都干不成,啥事干不成就建立不起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崩溃了就没法建立赏罚措施,赏罚措施混乱以后,老百姓就不知道自己啥事能干,啥事不能干。一个领导者只有把名分定了才有发言权,才能把命令传达下去,把事干成。所以你以后说话过过脑子,不要信口胡咧咧。
悠悠万事,必先正名。名正而言顺,言顺而令行,令行而事可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