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马蝇效应”:马群中,马蝇会不时地在马匹身上叮咬,马匹被其叮咬后,疼痛难忍,便用尾巴不停地驱赶马蝇,若拂之不去,则会发力狂奔,企图将其甩掉。结果被叮咬的马匹并没有因为马蝇的叮咬而衰亡,反而在马蝇的“逼迫”下飞快奔跑,生命力愈加旺盛。
马蝇效应充分说明了环境影响个体的行为:一匹很安逸的骏马,突然被马蝇叮咬而产生了疼痛感,然后它需要马上把这“疼痛感”给解决掉。如若停留在“舒适区”不作为,疼痛不但不能解决,还容易引火烧身。
马蝇效应中马匹的速度从慢到快是由于“马蝇的叮咬”,那么我们个人的发展是由弱变强的过程,事实上也需要“叮咬”,那么这些“叮咬”来自哪里呢?其一是社会环境的压力,再者是团队组织内部的压力,还有是来自竞争对手、同伴的努力。你看到别人不停地奋斗,自己就会莫名地感觉焦虑,这时就会保持旺盛的势头,加速前进,让自己强大起来。这就好比一个人,没有压力就不知道动力在哪里,不倒逼自己一把,永远甩不掉身上的马蝇。
然而,一些年轻干部贪恋“舒适圈”,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宁可不执行也不想摊事,只想坐在办公室里造车,舍不得到一线历练锻造,久而久之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浪的敲打和考验。人们经常说压力像弹簧,你给它施加压力越大,反弹的力度也会更大,这是因为它很好地将压力转化成了动力,从而展现出其坚韧的弹性。
人有压力未必是坏事。
有压力才有做事的动力。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这一点是非常好理解的。人要想好好活着,就要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就需要有经济来源。对于大部分来说,经济来源就是好好工作。所以人们才会早出晚归,付出劳动,只是为了生存。
有个女士曾说,在结婚之前,她为了工作非常拼,为了多挣钱,她从不敢迟到早退。为了拿下订单,她会想到很多方法,经常熬夜,在外面跑,从来没觉得累。后来,她和老公挣了很多钱,她辞职做了全职太太,在家待了几年之后,越来越懒散。经常睡到中午才起床,有时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感觉做什么事都没劲。就这样,压力没了,动力也没了。
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力,让人越来越好。人都是有惰性的,在没有压力的时候,整个人容易处于放松的状态,什么都不想做。没有压力的生活看似美好,但它容易把人拖入一个舒适圈,自己的潜力也容易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