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某天午后,我和儿子相互依偎着各自看书,突然他抬头茫茫然看向窗外发呆,许久后,他问:“妈妈,我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
我惊诧不已,低头假装没有听到。儿子发呆一会,低头继续看书。我却无心看下去了,我该如何回答?我如何回答才不会误导他?
我在心中问自己,我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我心中没有答案。
一个月后的某天,他再次问起,我说我想一想。我以为这个事不回应,他就会慢慢淡忘不再问。
直到一年后,他再次问起。
1.解决生存问题
北大心理健康咨询师徐凯文的演讲稿《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里面提出了一种心理疾病叫“空心病”,文章中提到,“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30%北大学生厌学”。但事实上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病”,他们不知道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缺乏对生活的热情,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
一同学毕业时说,要是在这座城市拥有一套小房子,他就知足了。等他有了小房子,他又想要一套大房子,当他拥有大房子的时候,他突然没有了目标,好像没有了奋斗的动力。
父母的那个年代,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他们认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大城市立足就是最好的生活。
我们这一代在城市里立足了,有车有房,提高了生活质量。孩子一出生,不用考虑生存问题,不用担心车房的问题,他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孩子不再需要为物质条件努力时,他们要追求什么?
我们了解孩子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吗?了解孩子的优势吗?了解孩子的天赋吗?我们可能自己都不清楚除了追求物质条件外,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像个无头蜜蜂一样,整天忙忙碌碌的采蜜,却不知道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中指出,在人生的一定阶段中,一个人必须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到底想要什么了。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我到底要什么?孩子要什么?
2.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在这个大家都羞于谈梦想的时代,仿佛没有解决财务自由的人,就没资格谈梦想一样。
梦想应该是每个人的支撑,它是人生的希望,人生的方向,在我们偏离轨道的时候,帮我们拉回轨道。梦想实现不实现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梦想在前方指明方向,我们不至于迷路。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中写到,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剧了。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那个位置也必然是独特的。在这个世界上必定有一种适合他的事业,一个最适合他的领域。
多和孩子们谈谈梦想,找到孩子真正喜欢的事情。帮孩子找到他的天赋,找到适合他的领域,找到真正热爱做的事情。
孩子们应该去追寻谋生与自我实现达成一致,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同时又能借此养活自己。
我能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的天赋是什么?适合我的领域在哪里?
想起自己14岁时的梦想,想当作家,想做心理咨询师。于是,2020年的上半年报了线上的写作课,开始练习写作,写了很多自己都不满意的流水账,有时会迷茫,自己想要表达什么,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写着写着,好像写的东西别人看不看都没有关系,自己在写作中看到了自己,在和自己对话,得到了疗愈,锻炼了思考能力,得到了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感受。
就像周国平说的,目的只是手段,过程才是目的。对过程不感兴趣的人,是不会有生存的乐趣的。
对我而言,结果能不能成为作家,出不出书对我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寻到了自己精神世界上的一片净土,让我获得了一种从未拥有过的平静和充实。
我们解决了物质生活后,是不是可以实现自己梦想,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如果幸之即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解决生存问题,那再好不过,如果不能,利用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是幸福的。
我可以告诉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做自己热爱的事,是我活在世上的意义之一。
3.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
在上写作课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得知我考了心理咨询师后,鼓励我做兼职咨询师,开始接诊之后,发现自己所学能帮助别人走出困境,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得到了深深成就感和价值感。
我深刻体会到,这份幸福超越了金钱,超越了名利。想起周国平对幸福的定义,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们也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
我觉得幸福应该再加上一条,如果做自己喜欢的事,即养活了自己,又能帮到别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是我追求的,不虚度的,对我来说是我活在世界上的意义。
我想对孩子说,我的人生经历第一步是先解决生存问题,自己能养活自己;第二步,回到初心,找回自己,找到自己热爱并擅长的事情;第三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成长自己。而你的人生意义需要你自己去找寻,你可以借鉴别人,但不会和别人一模一样,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
人生像攀登一座大山,爬到一个阶段收获不同的风景感受,如果爬到半山腰停滞不前,就没有办法感受山顶的美景。
人们常说一流父母是榜样,如果我们攀爬到山顶,领略过山顶的风景,孩子看在眼里,是不是也很想爬到山顶去看看?
给他了物质生活,他的精神世界给不了。精神世界是内在的自己,只能自己去挖掘,去体验,去找寻,给那无处安放的心找一处安宁。
如果可以,帮孩子早日找到他的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