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站:叔婶家
叔叔是个外向、交往能力强的人,和爸爸性格完全不一样。他有什么事都敢于表达,不像爸爸把事都放在心里。
曾经年少的我不喜欢叔婶,现在想来是我的羡慕和嫉妒吧,羡慕他们比我家过的好,妒忌他们比我爸妈会说,会讨奶奶喜欢。
我印象中的叔叔是个很会做饭的人,每年的年夜饭都是他掌勺,炖肉、炖鸡等做的特别好吃。虽说爸爸是家里的老大,但家里有事都是叔叔四处张罗,他的外界社交能力很强。
每次家里外面有点事,胡同院子都能听到叔叔的声音,好像这街坊四邻都在他的管辖范围。哈哈,他就是这样的霸气。
家乡的非遗文化是面花。过年时和面、刻花各家聚到一起,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和面时叔叔跪在炕上使劲揉,然后好多人又大块大块的揉,最后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再揉再刻花。一个花的面我能揉上半小时,你说香不香,写着想着我就流口水,哈哈。
以前我对他们有成见,爸爸在外地上班,叔婶和妈妈之间因为地里的活可能有点矛盾,我觉得妈妈是软弱一方,所以不喜欢他们。
爸爸去世后,妈妈和弟弟在家,我在外上学上班,他们对妈和弟还是很关照的。尤其爸妈离开时都是他张罗后世,我和弟弟小,什么都不懂。
这些年家里的老房子如果不是他,可能早就被政府拆掉了。
每次回老家给爸妈上坟,叔婶家是我的落脚地,不管什么情况都陪我们去,而且每次的鞭炮也都是他们提前准备好。
年近70的他们精气神很好,也多了份成熟稳重,每次我们回家也成了他和街坊邻居炫耀的事情。
今年回家给我准备了面花、面条、棒子面,还有自家的旱碱麦磨的面。这些比什么山珍海味都珍贵,因为是小时候的味道、家的味道、爱的味道。
现在我也慢慢长大,理解了每个人的独一无二,叔婶活出了自己的个性,能大胆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也越来越喜欢他们开朗的性格、笑声响彻街坊四邻的感觉,真的很好。
祝愿叔婶健康长寿,平安喜乐。
第四站:姑姑家
姑姑年轻时是村里出了名的漂亮姑娘,她很善良也很会过日子。
她是高中毕业,在当时属于学历挺高的,这个条件是可以嫁进城里的。但是她跟着自己的感觉嫁给了村上一个不是很富裕的男人,但日子还挺幸福。她嫁过去只有一个土房子,婚后她用自己勤劳,省吃俭用,盖了新房买了新楼,把两个儿子也培养的很优秀。
姑姑和爸爸关系从小就很好,爸爸疼她,她也很疼爱我和弟弟。我和弟弟小时候也爱去她家玩。
记得弟弟考高中时,那时爸爸已经不在了。当时不够重点高中分数线,她为了弟弟好,给弟弟花钱买分也想让弟弟上重点学校,偷偷去找人给弟弟交了钱。
当时我和弟弟都不同意,弟弟自己把钱要回还给了姑姑,因此她还嫌我俩不听话,有两年我们都失去了联系。但心里我们一直都互相挂念着对方。
现在看来弟弟幸好坚持去了普高,在那里得到老师们的大力支持,考上大学,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几年前我生病,姑姑为了照顾我,辞掉了工作。那个时候真的幸好有姑姑的陪伴和照料。
自从弟弟结婚,我生病后,我们和姑姑的关系越来越好。
今年去姑姑家拜年,她提前给我蒸豆包、年糕、面花等,还给了孩子压岁钱。去其他人家有的没给,有的我没要。但到了姑姑家我同意孩子要,我觉得孩子回趟姥姥家,他应该也希望能拿到压岁钱。我没把姑姑当外人,觉得是自家人,所以就不客气了。我和姑姑开玩笑说“恩情后补哈”。
回来的路上我问孩子,你觉得谁家最好最亲,他说姑姥姥家,孩子的感觉不会错。我也这样觉得,哈哈。
我的愿望是以后带上姑姑一起去旅游哈。
祝愿她健康快乐,巳巳如意。
后续......
今日三件好事:
1、谢谢同桌的陪伴,让我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抱抱那个善良的自己。
2、孩子主动写作业,补课。
3、感恩自己能在这样舒心的单位工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