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原生家庭"这词语是在2016年朋友介绍趁早创始人王潇的时候,那时候我知道我的原生家庭是指我的父母及婚姻之前他们提供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今天听了期待已久的中科院博士罗静老师的课:接纳自己,放下原生家庭的痛,我更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也知道了要如何放下,我的动力之一是我和LG也即将成为我孩子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我们一直提倡尊孝道,有的家庭要求唯命是从,而有些民主和睦;我们很多人自我分化程度低,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我们一直被教育要隐忍,使得内心压抑。这些都是我们很多中国家庭的文化特点。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通常都是夫妻感情和睦,亲子关系美满,全家人其乐融融。孩子在父母的爱和教育中长大,人格发展更健全,心态更积极阳光。
那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有哪些?家庭中会有很多情感需要未了,我的原生家庭中母亲比较能干,我们也很依赖她,只要有她在,任何难题好似都可以解决。我的父亲做事情速度比较慢,难免会遭母亲的嫌弃或者唠叨。成长的环境比较拮据,父母都在为生活奔波,对子女情感交流太少。我童年时需要的那种肯定和亲密感是缺失的。择偶是希望重新获得这种需要,我组建家庭之前并没有把LG和我的原生家庭联系起来,反观我的婚姻,确实是希望重获这种需要,比起金钱,我更需要一种在乎感和安全感,并且害怕失去。这些未了的情感可能成为新家庭的包袱,得不到的满足会让我们只顾索求。有时候当对方没有按照自己意愿去做的时候,我们常觉得对方不够爱自己,也忽略了对方也有原生家庭的影响,对方不可能是我们亲手塑造的百分百满意的。原生家庭中没有解开的结一直会存在。我们要时刻记住:当你感受不到爱时并不代表身边没有爱,当你感到受伤时也并不一定对方要故意伤害你。其实原生家庭对你最深的影响就是:内心深处你常对自己说什么。
那我们如何放下?接纳现实,现实如此,无法改变,那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使自己快乐。相信我们是可以的。《我的前半生》罗子君就是一种例子,张柏芝面对丈夫的抛弃,也是可以带着孩子在国外生活。不要自己吓自己。很多糟糕的想象使得有时候我们怀疑自己,我们远比想象中的坚强,有时困难也比我们想象中的简单。学着划清界限,父母是父母,你是你,你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得到,尽管去追求。不要拒绝成长,我们不能轻易改变他人,我们能改变我们自己,学着用孩子的成长、夫妻的共同成长治愈自己。我们内心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值得幸福的。
聊回我自己:在家人朋友面前,他们都说我文静、善解人意;在我的婚姻生活中,我其实很任性,比较情绪化,当我感觉到不被在乎的时候,我常感到压抑和怀疑。罗老师这节课教会我要改变,除了发脾气,我还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放下自己的原生家庭,不能一味地向对方索求需要,我自身就应当发展成自己的需要。加油,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