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提醒闹钟已经响起,我知道还有10分钟就11点了。但是,此刻,我感觉肚子好饿好饿,好想吃东西呀!还特别想吃点重口味的东西,一碗重庆地道的麻辣小面?还是来点成都冒菜?还是大排档的美味烧烤?啊......都可以,只要有吃的就行,我口水直吞。但我也不想自己动手做呀!在美团上找找吧!
手拿着手机在动作,脑袋却在想,我不是要减肥吗?我不是要尽量不吃晚饭吗?我不是绝对不吃夜宵吗?这时,我的大脑用它理性而威严的声音命令:不能点外卖,对身体的健康有害;可我的身体又在嘀咕,你没听见我的肚子在咕噜咕噜的叫吗?我真的好饿好饿呀!你得听我的,快点点餐吧!
我的大脑与身体开始打架。大脑说:“身体,我是为你的健康着想呀,你怎么跟我对着干呢?”。身体说:“只有我知道自己现在最需要什么,你一天到晚只会讲大道理,我怎么能听你的呢!”。它们倆的争吵,让我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我问自己,这餐是点还是不点呢?
它们倆说得都有道理,我听谁的?
心理学老师武志红说,头脑该是仆人,而非主人。我是不是应该听身体的?但武志红老师又说,一个吃货一定是婴儿时期口欲期未得到满足,想吃东西多半是心理过程。那我是不是不应该听身体的?
此刻,我像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观察者,看着大脑与身体的“博弈”,我发现它们倆的斗争异常激烈,大脑思维想控制身体,想逼迫身体,身体却完全不理会大脑思维的夸夸其谈,压根不听它的大道理,我行我素依然咕噜咕噜叫得欢。
看着它们还在争吵,我此刻的情绪反而慢慢平静下来,完全没有了开始的矛盾心理造成的小小烦躁。我甚至开始冷静的运用武志红老师最近的两节心理学课程,分析眼前这场“战争”。
一个人心灵的三层结构,保护层、感受层和真我。对应的三个心理过程,身体过程、情绪过程和思维过程。比起头脑的理性思维,身体更靠近真我,靠近你的灵魂,应该多聆听身体的声音。但三个过程常常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可以细密地觉知它们。
我想吃夜宵,看似是身体本能反应过程,但可能也是口欲期的心理过程;大脑的思维过程,看似是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知识而形成体系,根本不是属于自己的,但其中包括的健康知识,确实对身体有好处。在想吃、不应该吃的矛盾中,在大脑与身体的矛盾中,我觉知到我的情绪感受。
我的思路突然间更清晰了。不管是身体过程、情绪过程、思维过程,它们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我相信身体的诚实,我觉知情绪的真实与来源,再结合大脑的理性思维判断,我(这里特指“真我”)有答案了。
好了,“大脑”和“身体”,你们倆别再争吵了,“情绪”你也放松,“你们三”谁也不是老大,真正的老大是我,我要让“你们三”既有斗争,又有团结,好好为我(即“真我”)服务,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把这个生命演绎得更加真实,更加精彩。
我宣布今晚的答案:我决定了,俺不吃夜宵了。已经12点了,本宫很累了,你们也都歇着去吧!
参考资料:
武志红心理学课程《你的想法真是你的?》《头脑还是仆人,而非主人》
保护层、感受层和真我,是心灵的三层结构;思维过程、情绪过程和身体过程,是心灵的三种过程。保护层主要针对着思维过程,感受层则针对着情绪过程和身体过程,而真我就是灵魂。
当一个人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是打开的,他也就能感受到别人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它们可以在两个人之间建立链接;而思维过程虽然看似有力量、很可靠,但它不能在两个人之间建立链接。
“我与你”的相遇是灵魂层面的关系,它可以超越肉身,但这份超越是先肯定了肉身。但太多的纯粹,很可能并不是进入了灵魂层面,而是持有这种逻辑——头颅是高贵的、身体是鄙俗的,陷入到头脑的心灵僻径中。有些人,特别是有些男性貌似可以很好地活在孤独的思维和逻辑世界里,说起话来很有条理,却常常不能理解别人是怎么回事,容易活得干瘪。愿我们能感觉到:我并不是孤零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幽魂,我可以和另一个人感受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