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跟任何人都聊得来(Confident Conversation: How to Communicate Successfully in Any Situation)
作者:迈克·贝克特尔(Mike Bechtle)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2982-6
版次:2014年6月第1版
Kindle电子书价格:¥2.39
购买链接:t.cn/Ri3xwOd
作者简介:
Mike Bechtle(EdD,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是美国金牌培训师,有多年沟通力培训课程经验,现任富兰克林柯维公司(Franklin Covey)高级顾问,该公司由《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创建。作者还著有People Can't Drive You Crazy if You Don't Give Them the Keys等沟通类书籍。
推荐语:
沟通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生存工具,是协作的基础。本书篇幅不长,可以让人较快地了解沟通知识。作者将沟通的问题大致归结为2点:交谈困难、倾听困难,而其解决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因地制宜,就能使得沟通更顺利。其实交谈困难、倾听困难的背后,是更重要的思考困难,这是交谈、倾听的基础。所以,本书更重要的作用,是改变人们对沟通的思考——例如对内向和外向的解释与评测、对3沟通模式的介绍与选择、对沟通中遇到的异常的处理等等。
事实上,本书的逻辑结构不是特别清晰,有些地方有所重复,有些地方内容过多而缺少归纳总结,但对初学者倒是不错。所以,下面结合我的理解,对这本书进行梳理。
沟通前
你可能想不到:对沟通而言,沟通前的准备才是最关键的。说来也很简单:凡事靠准备,一切靠积累。那么,沟通前要做些什么,才能让沟通更加顺畅?
1.明确好目标。这几乎是做所有事的基础,也是结构化思维的体现。就沟通而言,大致可以分为这两块:
非正式沟通——增进感情、娱乐消遣(打发时间)、给别人留下好印象、锻炼沟通能力、学习他人之长……
正式沟通——高效交流、顺畅地解决问题、帮助他人、给对方留下好印象、锻炼沟通能力、学习他人之长……
2.了解好个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不同的个性适应不同的沟通方式。在沟通方面,书中重点提及内向型、外向型两种个性,两种个性在沟通中各有优劣。
内向型——指那些通过独处就可以获得能量的人。
外向型——指那些通过群体交流获得能量的人。
3.规划好步骤。沟通的步骤可以大致规划出来,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个性规划出更为详细的步骤,还可以对具体的场景规划出更有针对性的步骤。大体上的总结是:引起兴趣、建立信任、巩固信任、确定关系。
4.整理好心情。整理好心情再出发,不是虚的。这主要是心态上的整理,列举几条:
如何应对紧张——你并不孤独、适度紧张有好处、设想最糟糕的结果;
心怀珍惜、感恩——时间岂止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沟通消耗的是双方的生命,岂能不予珍惜、感恩?
真诚待人——这可以说是沟通中的原则之一,骗、装,不符合道德,也容易被识破,也真的很难,毕竟交际花永远都是极少的。如今的社会,资源已经非常丰富,不需要非得争到头破血流。所以,“不真实”这种需要持续地刻意训练才能拥有的技能,其实对多数人没太大必要。
5.准备好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内容上,才能真的让人有所依靠。准备得越充分,就会越自信。例如可以准备开场时问的问题、提问的方法、一些谈资等等。
6.落实好训练。理解了的东西也不能立刻掌握,经常训练,越熟悉就会越自信。
沟通中
沟通中的言行举止无疑是重要的,那么,沟通中应该如何去做?
1.明确原则。沟通有一些最基本的原则,这是沟通成功的关键。说来也简单:互利共赢、移情沟通、结构化思维、真诚待人。
2.开始沟通。由于首因效应(第一印象),要争取一个比较好的开始。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开始。比如找一些更有亲和力的人开始,会让自己更有自信。
问几个封闭式问题,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并仔细倾听。
3.沟通过程。
关键1:关注对方,努力寻找共同点。最好的是找到双方共同的兴趣点,次之的是关注对方、谈论对方,最差的是谈论自己(当然可以适度谈论自己)。
关键2:认真倾听,适度反馈。
异常处理:避免成为沟通“杀手”(如不要纠正他人)、不害怕沉默、别乱幽默、面对倾听卡壳、坦然处理棘手情况等。
学会提问。要学会提问,就得知道2种问题: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对此,维基百科的解释如下:
Open ended questions have no prepared response choices which enables and empower the interviewee to shift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rview and to bring in unanticipated information.
Whereas closed ended questions require only that the interviewer read the question and marks the appropriate answer, “open ended questions can require the interview to transcribe a lengthy statement”.
什么意思呢?封闭式问题就是只需要回答者选择某些预先安排答案即可,比较简单,例如引导性的问题:你喜欢做什么?玩游戏还是看电影?而开放式问题则没有预先安排的答案,回答者自由度很大,可能会提供篇幅很长的答案。
4.结束沟通。由于近因效应,结束也很重要,而且结束沟通是人们常常忽略的,也是人们碍于面子常常拖延的,但其实没有必要。
结束原则:既不要拖拖拉拉,也不要悄无声息。好的结束能让双方满意而归。
结束时间:最佳的结束时间是进展顺利的时候,这样彼此都意犹未尽,还想着改日继续。当然,沟通不顺时也可结束。
结束方式:转移话题、总结交谈,坦诚相告、灵活机动、组织他人交谈。
沟通后
所谓饭后都要百步走,沟通后,当然需要有所回味,才能将沟通能力置于正循环。
1.记录基本信息。例如对方的姓名、家庭、工作、兴趣、重要事件、重要日期、出生地、居住地等等,最重要的,是记录双方的共同点;
2.记录有启发性的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沟通也是一个向他人学习的过程;
3.复盘总结。视情况而总结。
PS:
当然,本书也有一些缺漏,例如对7%-38%-55% Rule的错误使用,实际上这项规则一般只用于和感觉、喜好相关的沟通中,而不是任何沟通。部分原文如下:
相关的研究已有不少 ,但结果各不相同 ,只是有一点算是共识 :当肢体语言 、面部表情和正在谈论的内容不相符时 ,我们就可以说 ,肢体语言比有声语言更可信 。早期的一份研究表明 ,交谈中 ,只有 7 %的内容是话语传递的 , 3 8 %的信息靠语音语调传递 ,而高达 5 5 %的信息都是来自肢体语言 。
沟通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