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无声告白》是我近几年读的较好的畅销书之一,超过《解忧杂货铺》《岛上书店》,有种当年读《追风筝的人》被深深震撼,泪流满面的感觉。
此书围绕青春期混血女孩之死展开,现在与过去时空交错,视角不断变换,拼图般拼凑出女孩短暂一生的点点滴滴。人性刻画入木三分,主题不够新颖,描摹足够细腻。
无意剧透,只谈谈想法。究竟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爱?这是大多数家庭的主题,教育,从来就是个意味深长又模糊不清的问题。而过多的爱,想必是中国独生子女时常需要面对的吧。我也是提前上学,被逼练字,有做不完的课外作业,周末被锁在家里写个不停,发小提起当年打电话叫我出来玩时,我妈妈严厉的语气,仍心有余悸。如父母所愿,我成了一名医生,而不是高中时心心念念的作家和摄影师。
好在,我的父母没有把他们未竟的理想强加在我身上,这个主题很老套,我看了几章就明了,可是毫不影响我继续饶有兴致地读下去。女孩的心路历程,几乎是每个难违父母之命的中国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期盼快快长大,读大学离开这个家。实际上,女孩的角色设定才是最单薄的,她只是个整日担惊受怕母亲离开的幼童,她从未长大过,以满足母亲的心愿为最重要目标,是个没有灵魂的傀儡。潜移默化中,某一天,布娃娃眼中有了神采,或许,源于杰克的一语中的、醍醐灌顶。
女孩之死,每个人都是帮凶,包括她自己。强势的母亲,懦弱的父亲,逃避的哥哥,被忽略的妹妹,孤僻无助的自己,似乎构成了所有典型的心理偏差、人格障碍的因素。有人觉得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很可恶,是个大反派角色,如果没有她的步步紧逼,莉迪亚是不会崩溃的。可是,父母亦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他们也需要摸索学习。对于爱的正确表达,我们总是后知后觉。越到父母亲初为父母的年龄,越能懂得他们的艰辛不易,于是,前嫌尽弃,误解冰释。
每个人,也都是受害者,包括那个邻居杰克。因为莉迪亚的受关注程度最高,哥哥妹妹总是被忽视,还好他们没干出嫉妒生恨、难以挽回的事情,而在中国不是没上演过这种家庭悲剧,这是二胎政策开始实行,离婚率高居不下,产生更多重组家庭应该警醒的问题。哥哥内斯被迫成长为沉默固执的男子,伤害着爱自己的人,父亲詹姆斯看到他就像看到年轻的自己,自我厌弃的那部分,即使他上了哈佛,依旧不能赢得父母的欢心,转而用冷漠报复莉迪亚。妹妹汉娜的到来,使他们的母亲放弃学业,很难说她不是带着原罪被讨厌的。所以汉娜尽量隐藏自己,安安静静不被人发觉,因渴望爱而偷窃收藏纪念品,因敏锐的触觉轻易就能发现爱。杰克做着很多青春期少年经常做的事,明明在乎一个人,却装作不在意,心存执念,欲盖弥彰。詹姆斯也做了很多受创的男人经常做的事——出轨,因他已知答案,拼凑出了女儿不快乐的生活。玛丽琳苦苦寻求答案,不肯相信事实,大约是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和错误。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心理学上讲我们会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即使我们极力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惊愕的瞬间,绝对会感到似曾相识。玛丽琳毕生都在致力于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从小反抗男权,反抗做主妇的母亲,甚至同一个华裔结婚,亦是另一种形式的反抗。最终,她还是走上一条和母亲同样的道路,试图改变未果,将全部心血倾注于长得像自己的女儿,犹如补偿自己,这同她母亲独断专行期盼她走的道路又有何不同,终究在剥夺他人的自由意志。到最后,这个斗士根本不知道自己反抗的对象是什么,社会的不公吗?自己的母亲吗?还是那个平凡的自己呢?詹姆斯爱上她,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的平凡,她的接纳。詹姆斯出轨对象也是一个同自己一样黑头发黑眼睛的华裔,也是因为女人的接纳,让他感到被理解被呵护。与玛丽琳的激进相比,我更讨厌詹姆斯这个彻头彻尾的懦夫,死去的女儿莉迪亚是否也继承了他这种可怜可恨的性格呢?两个人因为互需的部分结合,而对方需要的正是自己最讨厌自身的那部分,恨不得抽筋剥骨、再造为人而剔除的部分。真是讽刺!
最终,无常席卷了那个年代不普通的混血家庭,尘世的悲哀刻骨铭心。命运不肯给女孩重新选择的机会,即使她已经想好如何面对母亲,如何接受内斯的离开,如何更好的生活。破碎的家庭,最终因为对彼此的爱,又重新黏合在一起,反省他们做错的事,铭记温暖可爱的人,不再追究答案和真相。莉迪亚之死,成为这个身染痼疾的家庭之良药,虽然这药太苦太痛,代价太难以承受。死者已逝,生者犹困于尘世。他们需要很多年,才能复旧伤口,丑陋的疤痕覆盖其上,他们不再遮掩,他们搀扶着前行。
有趣的是,作者伍绮诗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华裔,不知是否因为类似的背景,才得以探寻得如此深刻。一篇读书笔记是怎样也讲述不全面的,这个囊括了种族、性别、家庭、教育、认知、身份危机、人生道路……思想深刻的畅销小说。有兴趣的来看看吧~强荐哦~关于种族问题,欢迎大家看看严歌苓的《扶桑》,有空写写这个书评,我真的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