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分享上一讲我们延续的话题,情境管理。
这时我就不得不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管理时间也好,管理事件也罢,其实就是把事件进行分类。
事件分类了以后我们就要根据情境来做安排了,什么是情境?
情境就是你有多少时间,你在什么样的一个空间,你当时的体能精力怎么样。
举个例子:堵车,我们在堵车的时候,我们的时间很多,我们这个空间也很狭窄,如果你一开车更不方便,不开车在车里的空间也非常狭窄。
我觉得也许你忙碌了一天,也许你很焦虑,要赶着去上班,那这时候你的精力或者叫能量就不高了。其实你能做的事不应该是很重要的,你做的事应该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比如说如果我不开车我就会冥想一下或者静养一下,闭目养神。或者我这时候就打开我的Ominfocus系统,看看我的清单。
比如说电话清单,我就调出了我需要打的电话,看看哪些是相对比较重要的,我就来播打。
打开清单看一看,不是把清单上所有的事情做完,而是选择适合我当下情境的事情来完成。
所以这时候就回到了我们上节课所讲的事件的分类,第一个是日程表,第二个是有截止日的清单,第三个是没有截止日按照情境来分的清单。
比如说打电话,比如说在家,比如说电脑,这些细分的清单。它就构成了我们的一个清单系统。
日历上的事情少,但是它是特定时间要完成的事。它必须非常严谨,迟到了就不行,早到太多了也不好,这一类我们要非常严谨,按照计划来执行。
第二类就是我们有截止日的清单,这类事情对时间要求没那么高,但是也需要有个截止日,在截止日之前我们可以比较灵活来完成。
日程和有截止日的清单这两大类的事件我们不能太多,但是我们要保持严谨,到了就必须做。
与之相反第三类按照情境来分的事情,我们有很多,这时候我们主要按照情境来分,然后根据情境来做。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类,有重要、少以及相对不重要、多, 这样的标准来把它分成这三类。
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总是有突发事件的发生,在这种变化的时代,如果我们安排过多严谨的固定的日程事件,那就会让我们觉得焦虑着急,甚至对自己没有完成造成了拖延表示自卑。
当我们安排的少我们就很从容。然后我们就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匹配做不同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显得游刃有余,也能够不断完成清单上的事件。
所以今天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保持严谨但不失灵活性。
严谨指的是日程表和清单上的有截止日的事件我们在特定的时间一定要完成,灵活指的是按照情境生成的各种各样的清单,当我们在不同的情境根据清单完成不同的事件。它跟时间没有太大 的关系,它跟情境有更密切的关系。
这样我们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日程,特点的时间也放在日程,这样就可以做到要事优先,但它是少而精的。
然后80%的事情我们就放在情境当中来分解,它不着急然后又能够让我们去提前又符合情境,这样不就很完美嘛。
听到今天的课你会越来越觉得我们不能靠大脑,因为大脑无法去记忆,也无法去分类。
比如说我们来排3个水果的大小,它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要排7个水果的大小,就显得很困难了。
所以我们的大脑是不擅于记忆的,也不擅于管理多而且复杂的事件。我们的事情远远比西瓜和柠檬排大小来的复杂。
那我们怎么来选出重要性呢?
比较难,所以只要我们把事情全部记录下来,我们就可以对事情进行分类,按照我们所讲的那3类进行分类。
然后我们才能保证首先完成日程表上的事件,其次才去完成那些按情境去分类的事件,这就叫做相得益彰,难易相成。
大脑很难去做这样的管理,那怎么办呢?
那我们就靠外在的系统,外在的移动手机,电脑,甚至纸笔也可以。但纸笔虽然不贵,确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越来越忙碌的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