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主走进黑森林》
作者: 吕旭亚
也许你很熟悉童话,但是这本书中的童话不是你熟悉的版本,因为他是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童话,你会看到童话的另一面,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层面,一个从心理学角度去解释的层面,一个关乎于人内心发展与成长的层面。
在《公主走进黑森林》里,不仅有着宛如童话中的宫殿般华丽的版式,还有着漂亮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插画,白雪与红玫瑰、睡美人、莴苣姑娘……一个个主角从童话故事中走出,鲜活地来到你眼前,你面对的不再是单板的纸张,而是一幕接着一幕正在上演的精彩情节。
童话,既然经由大人写出,不可避免地就会沾染上成人的意识,只有将这些流传至今的故事拆解,你才能像封底说的那样,“对自身所处的世界产生不同的感悟,对自身的困难也将有更广阔的视野”。
《公主走进黑森林》是以荣格心理学为基础进行解读的一本非典型心理著作,我们从中可以找到被现代感所忽略的内在体验,比如我们不会认为世界有太多的阴暗面,人性也是光明正大的,而童话往往不是突出事物的真善美,反而在极短的篇幅中揭示了你不得不防的假恶丑。
我们现代人之所以失去了精神的滋养,从小就信赖童话去拓展自己的视野,深刻自我的思想,源于我们太愿意用极小的力气去发现自我的内心,也许正是这种不费吹灰之力的表现,使我们将童话作为教育或心灵塑造的工具,由此而失去想象、投射、创造的能力。
2.
《孤独少女的光芒》
作者: [美] 阿比盖尔·约翰逊
《孤独少女的光芒》这本书的主角是个正青春的小姑娘。她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父母虽然偶有吵闹,却此次关系和谐融洽,小时候的她算是在爱中成长。有几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无话不谈,无话不说,关系十分亲密。外加还有一个心仪的男孩,她喜欢他,他正巧也喜欢她。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让她有种幸福的错觉。然而好景不长,十六岁那年,她亲眼目睹父母之间的争吵次数加剧,种种物品的摔碎声、碰撞声交迭,她好想歇息底里地尖叫。关系好的朋友悄悄地避开她一起玩耍,许多时候已不再喊她加入。心爱的男孩,还没来得及珍视,竟然看到母亲挑逗他。我的天,我到底怎么了,这到底是什么家?什么家人?
妈妈离家出走了,爸爸的脾气一天天暴躁过一日,只是一件微小的事,爸爸却暴力地揍了她。这个家给了她太多的痛苦,内心深处她开始拒绝这个家,拒绝回想关于母亲的一切,甚至于听到“妈妈”这个词都恶心无比。跟着爸爸修车,一天天地稀里糊涂过。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也不清楚要怎么做才能改变目前的情况。脑海里一直有个声音告诉她“你至少得做点什么!”
对啊,是无视现状,眼睁睁看着幸福的一切支离破碎然后任意腐朽呢,还是尝试着做点什么改变一下呢?对啊,我为什么不做一次呢?这是一个女孩尝试走出沮丧无比的世界,与孤独宣战,进而胜利的故事。
作者阿比盖尔·约翰逊通过细腻的感情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向人们展现出了花季少女吉尔是怎样面对孤独、背叛,驱散人生的阴霾,故事告诉人们,原生家庭的伤害是可以改变的,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不能被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所打垮,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独自承受一些事,独自经历一些事,成长本身就是寂寞的,所有的寂寞都将与孤独为伴,在他看来,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重大的,但孩子自身是否能如文中“孤独少女”吉尔一样,能够勇敢的面对并自愈,才是本书作者写作的初衷。
3.
《简单甚好》
作者: 丰子恺
这本《简单甚好》是丰子恺先生的精选散文集,共分为五卷依次是人间忘忧、走过四季、猫儿相伴,看流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当世界杂芜时。
丰子恺的漫画始终以诙谐、幽默、以淡淡的愁绪和暖暖的温情为主调,丰子恺在创作上投入了更多的人生慨叹和抒发遐思,拥有更多的人生滋味和人间冷暖,并把中国当时的国情以及中国人向往和平,珍视生活融入其中,不仅形象美,而且意义更美。与他的绘画一样,在他的散文作品中,语言上追求亲切自然、平淡质朴的风格;思想境界上追求一个大道自然的本真。
在这本《简单甚好》中,丰子恺有大多都在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而这也是很难得的,很多人如若文笔的功力不够,很容易就变成了口水话,读来甚是无趣,但是每每读丰子恺的散文,却会有一种看齐白石先生的“虾”感觉,让你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洋溢着无限的生命力,在回忆之中,表达着对儿童时期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也有对儿童时期做的一些事情的反思,忏悔。
他的这些散文,都是在叙述他自己的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感受的事情。表现出人世间的真善美。在他的画里,有很多天真烂漫的孩子形象。在丰子恺的心目中,儿童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简单而快乐,纯净而自然,可以说,他总是有着孩子般的纯真,多希望永远留在黄金般的童年时代呀。丰子恺曾经说过:“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