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没长手没长脚嘛?没看到我这么累!非要和我作对,故意折腾我是不是!”
曾经有个妈妈对我说,有一天她下班回到家后非常累,孩子找了半天东西没找到,要她帮忙一起找,就控制不住就吼了孩子。
她为此自责不已。
每次对孩子吼完之后都后悔不已,可是当下的情绪又没办法控制住,老是忍不住发脾气。
“哎!总是想当一个温柔的妈妈,可是怎么这么难呢?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我也不想这样子的。”
其实这种表达,是在掩盖脆弱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同时也伤害了孩子的心。
妈妈面临的真实困境是太累了,而不是孩子对她造成了困扰,我们只需要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好了。
当你仔细回想一下,你会发现,大多时候,孩子就像是现在发脾气的你这样的,他们也不会控制自己。
所以没关系。你可以说:“妈妈太累了,现在想先休息一下,等会再帮你找,好吗?”
虽然此时此地你拒绝孩子,会让孩子感到难过,但是这种感受是孩子可以面对的,诚实地拒绝也不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妈妈只是太累了,并不是不爱我。
还可以说,“我今天心情很差,你先自己玩会儿”、“妈妈现在有情绪,不是你的错”,这样孩子才能坦然接受父母情绪不好的时刻,以后,也不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困扰。
另一个角度来讲,也许是我们不明白孩子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当我们试着去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就没那么容易生气了。
有妈妈说,生气的时候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孩子天天造反,没办法平心静气地和他说话,不发脾气怎么可能呢?
孩子一出生就会跟父母作对嘛?
当然不是啊,孩子能有什么坏心眼。
很多在我们看来是无理取闹的行为,其实都是孩子在发展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请多一些耐心,对孩子,也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