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香透镇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现在的脑海里仍然有这句诗在回响。
……
那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
本是想着远离城市的纷纷扰扰,灯红酒绿。但真正在路上的时候却体会到了不易。以前觉得这条路很神奇,一直通往山里,通往山里这个另一个世界。
车子上不去了。泥泥哇哇的路,就算是车子使出浑身解数都无可奈何。一声叹气下,我们一行人终于决定走上去。
走山路很累,很无聊。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幸好,路上还有些菊花供我们欣赏。野菊花,真的不多见了诶。
城市里的菊花本身就少得可怜,而这其中基本也都是肆居在社区的小院墙上。
所以,这对我们而言,都异常的新奇。但是只可惜我们现在没有时间仔细欣赏菊花的美貌了,我们要赶路,想早点到山里看看。
停停走走了些时辰,还是逃不过气喘吁吁,腿疼脚麻,小腿抽筋。走的太慢了,以至于到了中午时才到。
午饭是在刚进山里的一家农户里吃的,因为还是没找到餐馆,饥肠辘辘的我们就在那里吃了。
农户家的人都很热情,饭很香。饭毕,喝到了纯正的山菊茶,我个人觉得这比那农饭还香。与其他地方,与其他的茶相比,多了分清淡,多了分甜苦。贪婪的我们不禁多要了几杯。
喝完了菊花茶,一路往前走,经过了无数的梯田和农户,也有野菊花零零散散的分布在泥土中。本想采撷点菊花回去喝,但没有带工具和袋子,无法采,也无法带回去喝。
仔细一看那些菊,它长在荒郊野外,金秋时分,也就是现在,是它怒放的时节。荷花、牡丹、茉莉都比不上它现在的,它就是任凭风霜雨打依然开放的野菊花。 秋天时,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就怒放了,它颜色各异、姿态万千,在山上有黄、白、红三色组成了大瀑布,其气势真如直泻而下,势不可挡,这彩色的瀑布如梦如幻,美丽之极,这些花中,黄色的如金色麦浪;白色的似冰天雪地;红色的像成熟的果实,闻闻它,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让人情绪舒畅。
忽然想起了东晋陶渊明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的开阔,菊花的让我留恋忘返。菊在山中,唯有烂漫。
观赏菊花的同时,我们一行人,眼神都不由自主的睹见了一个院落和一个房子。院落不大,目测仅仅能停下几辆车,于是我们“自责”道:“早知道是这样,为什么当时不把汽车开上山?”。埋怨之余,又在欣赏着房子。土色的三层小楼外加一个插在房顶上的五星红旗就是全部。
“你们是谁?”一个年轻男人问道。说明来意后,他饶有兴致地带我们去参观。当问道院落设计成这样,是否为了方便停车时,他笑了,说:“不是,是为了孩子们和菊花。”
为了孩子们,是为了留出场地来供给他们玩耍。而为什么要为了菊花?
看着我们好奇的眼神,他顺手又一指院落墙上的紫色菊花。
从花心,花蕾到片片花瓣,深深的紫色都被泼在甚至刻在上面,不落下不淡去。深秋,又让它盛开着,怒放着,仿佛一个人的笑容,渲染着我们的心。它的顺着墙壁,它的根茎有些白,,显得紫色更加靓丽。它生长满了整个院落,果然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不需要任何人给它浇水施肥,更不需要任何人对它呵护关怀,它被风刮、被雨淋、被霜打,它生长在险恶的环境下,只有阳光的沐浴和雨水的滋润,但它毅然坚强地傲然开放。
在我们之中一个人的催促下,我们离开了这里。
第二次去,又是在秋季。没几天,我一个人来到了这里。这次,我想在这里呆很久。
可能是因为上次听了那个年轻人讲的支教故事吧,他们的困难,不比紫菊花经历的少。
我被带着走进了教室,第一眼就看见了一个年轻小姑娘在上课。那个小姑娘身穿紫色衣服,白色裙子。讲课的时候全程带着笑脸。脸蛋有些肥肥的,而那种笑容,亲切的让我至今难忘。
后来,这里的一个年龄少长一些的“校长”,跟我说这里的孩子们很喜欢她,孩子们说她像院落里的紫菊花。仔细一看,的确如此。
以后接触久了,才发现不仅仅是在外边,她的那份淡然,热情和笑意都和那紫菊息息相关。
在她的课堂上只有享受这么一说。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透镇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第一次旁听课,就听见她在讲这个。但是从她的口中,她的课中,我没有感受到打打杀杀,没有丝毫的抱怨,反而是有为了理想而奋斗,不怕困难与苦难的意思。
孩子们都说看到了希望,他们想好好学习,走出这个山区。她听后笑得无比开心。
外面的紫色菊花依旧怒放着,好似也和她一样,在告诉孩子们要坚强并勇敢的走下去,不要像其他的花一样,已经肃杀。
我觉得这个姑娘很不一样。
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在外面的菊花地中聊天,她跟我说她想家了,她说她想回青岛。我说那你回去看看吧,明天去买车票,你的课我替你上。她笑了笑,说“不,我更舍不得这些孩子,我还是再呆一阵吧”,说到这,她笑了。又说道:“我可是他们心目中的紫菊仙女”。听罢,我也笑了。
她还跟我讲了她父母不同意来,说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她怕吃不了这种苦。
“那你是怎么适应的?”
“其实,我也不是很适应,确实很苦,就像那院子里的紫菊,总有落的时候,但为了孩子们,我不得不装作一直盛开的样子。”
听她这么一讲,我想到了我最初来时的困难和这段时间的累,我更加的佩服她了。
又过了一个月,我有急事离开了那个地方。临走前看了看她和那些紫菊。但我终究没有敢问她要她的联系方式。
12月的一天,我决定回那里看看,看看孩子们,看看紫菊,也顺便去看看她。
一进门就发现紫菊彻底凋零了,花全落了。当然,也没有找到她。
见到了那个稍年长的校长,我问他她去了哪里。
他说她回青岛了,她父母把她接走了,我哦了一声,也明白了一切。
之后去了好几次,再也没遇见过她,再也没有遇见“紫菊仙女”。
如今,我的家里种了一盆紫菊,现在,它正盛开着,仿佛我又一次看见了她和孩子们的笑脸。
想到这里,我笑了,就像紫菊一般,淡然纯真,不掺任何虚假。随即,我念到“冲天香透镇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所以,提及菊,我便会立刻想到这段既有开心又有遗憾的经历,也想到了菊落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