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曾经发生一起严重的投诉事件,患者向卫生行政部门、12345热线等多个部门进行投诉,最后导致监察部门来医院进行督查。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3岁的患儿口内有多颗蛀牙,妈妈预约了以前给哥哥看牙的Z医生,就诊时间为13:20。Z医生检查时,发现孩子上前门牙4颗龋坏,因孩子治疗耐受时间有限,给出的方案:笑氧下去龋充填2颗,预约下次时间治疗另外2颗,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笑氧下,孩子很安静的接受治疗,家长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现,逐要求把孩子的4颗坏牙都补上,医生虽提出治疗时间过长的问题,但由于家长坚持,还是同意增加2颗牙齿的治疗。治疗到一半时间,孩子开始哭闹,直到15:00,治疗都无法继续。此时,距离13:20已经过去1小时40分钟。因下一个病人预约的时间已到,Z医生与患儿家长沟通,先哄哄孩子,等预约病人处理完再继续给孩子处置。
预约的患者一个接一个,等到16:20,医生有时间了,可孩子仍然哭闹,不肯上牙椅,家长焦急了,Z医生建议家长改期给孩子做鼻喷或静脉下治疗,家长拒绝,要求束缚下给孩子治疗。客服工作人员与家长沟通,建议换一位资深的儿童医生接诊患儿,但家长坚持要Z医生治疗。由于后面有预约的患者,Z医生与家长再次沟通,等到19:00最后一个患者结束,再给孩子继续治疗。
18:30左右Z医生结束其他患者的治疗,这时候孩子依然哭闹,坚持不上牙椅治疗,医生再次建议家长改期治疗。此时,患儿父母爆发了。要求医生给孩子捆绑治疗、要求换医生(此时医院其他医生1个多小时前就已下班)、要求当天必须把孩子的牙齿全部看完(否则就睡在医院)、医生提的多种方案均不接受,家长情绪激动,甚至还报了警......
19:30左右,终于强按着把孩子的牙匆忙补上,由于家长坚持不让用开口器,家长的手被孩子严重咬伤。
然后,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投诉行为......
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医护人员会觉得家长很不理智、不讲道理,明明是孩子不配合,不肯看牙,却迁怒到医生身上。
事后,医院负责投诉的人员与家长取得联系,家长的情绪,从一开始的愤怒到慢慢的趋于冷静,逐渐的理解医生,并最终达成和解,总体感觉,患儿家长是一对有文化、有修养的夫妻。那么,为什么事发当天却表现的这么不理性呢?
在这个案例中,我想谈一个心理现象——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是指,当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也就是说,人们获得损失时产生的痛苦,远大于获得收益时带来的快乐。心理学家把这种对损失更加敏感的心理,叫做损失规避。
由于这种损失规避的心理作用,人们会为自己正在使用的东西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加上非常高的附加价值,导致人们不愿意去做决策改变现状,同时,由于这种对现状偏爱的心理,也使得人们做出的选择或者决定常常不是最优的。
在这个案例里,家长面临了至少三次损失:从补两颗牙——补四颗牙——不能补牙;由Z医生补牙——换另外一个医生补牙;从计划50分钟的治疗结束——持续近7个小时没能治疗。每一个损失,都会让家长的痛苦比按计划完成治疗的喜悦,要高2-2.5倍,更何况三个损失之和,足可以让一个有修养的人暴怒,失去理智,提出各种无理要求来减少他的损失。
当然,在这个案例里,作为医护人员,如果我们把握住其中的几个关键点,就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比如:患儿家长的期望值与情绪管理、医生专业原则的把控与坚持、儿童就诊时间的把控、医生的转诊时机等等,今后有机会再详述。
在医疗行为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这种心理学效应,把控好患者的预期和期望值,比如在描述手术风险的时候,说“手术的成功率是70%”和说“手术的失败率是30%”,会让病人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在上面的案例中,当家长要求补4颗牙时,医生给家长两个方案:A方案30分钟内可以补两颗牙结束回家,B方案4颗牙一起治疗,由于治疗时间过长,孩子可能不能坚持,最后哭闹,一颗牙都补不了。当面临这种选择时,也许,患者家长就不那么坚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