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javascript的sort方法

写于2015年6月18日,可能已过时,请谨慎参考。
所有示例代码未经完整测试,仅示意思路。

在javascript中,数组对象有一个有趣的方法 sort,它接收一个类型为函数的参数作为排序的依据。这意味着开发者只需要关注如何比较两个值的大小,而不用管“排序”这件事内部是如何实现的。不过了解一下sort的内部实现也不是一件坏事,何不深入了解一下呢?

算法课上,我们会接触很多种排序算法,什么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等等。那么javascript的 sort方法采用哪种排序算法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呃,直接看v8源代码好了。v8中对 Array.sort的实现是采用javascript完成的,粗看下来,使用了快速排序算法,但明显比我们熟悉的快速排序要复杂。那么到底复杂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算法之所以被称为快速排序算法,是因为它能达到最佳和平均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n),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排序算法。它的原理并不复杂,先找出一个基准元素(pivot,任意元素均可),然后让所有元素跟基准元素比较,比基准元素小的,放到一个集合中,其他的放到另一个集合中;再对这两个集合执行快速排序,最终得到完全排序好的序列。

所以快速排序的核心是不断把原数组做切割,切割成小数组后再对小数组进行相同的处理,这是一种典型的分治的算法设计思路。实现一个简单的快速排序算法并不困难。我们不妨试一下:

function QuickSort(arr, func) {
    if (!arr || !arr.length) return [];
    if (arr.length === 1) return arr;
    var pivot = arr[0];
    var smallSet = [];
    var bigSet = [];
    for (var i = 1; i < arr.length; i++) {
        if (func(arr[i], pivot) < 0) {
            smallSet.push(arr[i]);
        } else {
            bigSet.push(arr[i]);
        }
    }
    return QuickSort(smallSet, func)
           .concat([pivot])
           .concat(QuickSort(bigSet, func));
}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实现,选取数组的第一项作为基准元素。

原地(in-place)排序

我们可以注意到,上面的算法中,我们其实是创建了一个新的数组作为计算结果,从空间使用的角度看是不经济的。javascript的快速排序算法中并没有像上面的代码那样创建一个新的数组,而是在原数组的基础上,通过交换元素位置实现排序。所以,类似于pushpopsplice这几个方法, sort方法也是会修改原数组对象的!

我们前面说过,快速排序的核心在于切割数组。那么如果只是在原数组上交换元素,怎么做到切割数组呢?很简单,我们并不需要真的把数组切割出来,只需要记住每个部分起止的索引号。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数组[12, 4, 9, 2, 18, 25],选取第一项12为基准元素,那么按照原始的快速排序算法,会把这个数组切割成两个小数组:[4, 9, 2], 12, [18, 25]。但是我们同样可以不切割,先通过比较、交换元素,将原数组修改成[4, 9, 2, 12, 18, 25],再根据基准元素12的位置,认为02号元素是一组,45号元素是一组,为了表述方便,我这里将比基准元素小的元素组成的分区叫小数分区,另一个分区叫大数分区。这很像电脑硬盘的分区,并不是真的把硬盘分成了C盘、D盘,而是记录下一些起止位置,在逻辑上分成了若干个分区。类似的,在快速排序算法中,我们也把这个过程叫做分区(partition)。所以相应的,我也要修改一下之前的说法了,快速排序算法的核心是分区。

说了这么多,还是实现一个带分区的快速排序吧:

function swap(arr, from, to) {
    if (from == to) return;
    var temp = arr[from];
    arr[from] = arr[to];
    arr[to] = temp;
}
 
function QuickSortWithPartition(arr, func, from, to) {
    if (!arr || !arr.length) return [];
    if (arr.length === 1) return arr;
    from = from === void 0 ? 0 : from;
    to = to === void 0 ? arr.length - 1 : to;
    var pivot = arr[from];
    var smallIndex = from;
    var bigIndex = from + 1;
    for (; bigIndex <= to; bigIndex++) {
        if (func(arr[bigIndex], pivot) < 0) {
            smallIndex++;
            swap(arr, smallIndex, bigIndex);
        }
    }
    swap(arr, smallIndex, from);
    QuickSortWithPartition(arr, func, from, smallIndex - 1);
    QuickSortWithPartition(arr, func, smallIndex + 1, to);
    return arr;
}

看起来代码长了很多,不过并不算复杂。首先由于涉及到数组元素交换,所以先实现一个 swap方法来处理元素交换。快速排序算法中,增加了两个参数, from和 to,分别表示当前要处理这个数组的哪个部分, from是起始索引, to是终止索引;如果这两个参数缺失,则表示处理整个数组。

同样的,我用最简单的方式选取基准元素,即所要处理分区的第一个元素。然后我定义了smallIndex和 bigIndex两个变量,分别表示的是左侧小数分区的终止索引和右侧大数分区的终止索引。什么意思?就是说从第一个元素(基准元素)到第 smallIndex个元素间的所有元素都比基准元素小,从第 smallIndex + 1到第 bigIndex个元素都比基准元素大。一开始没有比较时,很显然这两部分分区都是空的,而比较的过程很简单,直接是 bigIndex向右移,一直移到分区尾部。每当 bigIndex增加1,我们会进行一次判断,看看这个位置上的元素是不是比基准元素大,如果大的话,不用做处理,它已经处于大数分区了;但如果比基准元素小,就需要进行一次交换。怎么交换呢?首先将 smallIndex增加1,意味着小数分区增加了一个元素,但此时 smallIndex位置的元素很明显是一个大数(这个说法其实不对,如果之前大数分区里面没有元素,此时 smallIndex和bigIndex相等,但对交换没有影响),而在 bigIndex位置的元素是一个小数,所以只要把这两个位置的元素交换一下就好了。

最后可别忘了一开始的起始元素,它的位置并不正确,不过只要将它和 smallIndex位置的元素交换位置就可以了。同时我们得到了对应的小数分区 [from...smallIndex – 1]和大数分区[smallIndex + 1…to]。再对这两个分区递归排序即可。

分区过程的优化

上面的分区过程(仅仅)还是有一定的优化空间的,因为上面的分区过程中,大数分区和小数分区都是从左向右增长,其实我们可以考虑从两侧向中间遍历,这样能有效地减少交换元素的次数。举个例子,例如我们有一个数组 [2, 1, 3, 1, 3, 1, 3],采用上面的分区算法,一共碰到三次比基准元素小的情况,所以会发生三次交换;而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把从右往左找到小于基准和元素,和从左往右找到大于基准的元素交换,这个数组只需要交换一次就可以了,即把第一个3和最后一个1交换。

我们也来尝试写一下实现:

function QuickSortWithPartitionOp(arr, func, from, to) {
    if (!arr || !arr.length) return [];
    from = from === void 0 ? 0 : from;
    to = to === void 0 ? arr.length - 1 : to;
    if (from >= to - 1) return arr;
    var pivot = arr[from];
    var smallEnd = from + 1;
    var bigBegin = to;
    while (smallEnd < bigBegin) {
        while (func(arr[bigBegin], pivot) > 0 && smallEnd < bigBegin) {
            bigBegin--;
        }
        while (func(arr[smallEnd], pivot) < 0 && smallEnd < bigBegin) {
            smallEnd++;
        }
        if (smallEnd < bigBegin) {
            swap(arr, smallEnd, bigBegin);
        }
    }
    swap(arr, smallEnd, from);
    QuickSortWithPartitionOp(arr, func, from, smallEnd - 1);
    QuickSortWithPartitionOp(arr, func, smallEnd + 1, to);
    return arr;
}

分区与性能

前面我们说过,快速排序算法平均时间复杂度是O(*n*·log*n*),但它的最差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会衰弱到O(*n*^2)。而性能好坏的关键就在于分区是否合理。如果每次都能平均分成相等的两个分区,那么只需要log*n*层迭代;而如果每次分区都不合理,总有一个分区是空的,那么需要*n*层迭代,这是性能最差的场景。

那么性能最差的场景会出现吗?对于一个内容随机的数组而言,不太可能出现最差情况。但我们平时在编程时,处理的数组往往并不是内容随机的,而是很可能预先有一定顺序。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数组已经排好序了,由于之前的算法中,我们都是采用第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那么必然会出现每次分区都会有一个分区为空。这种情况当然需要避免。

一种很容易的解决方法是不要选取固定位置的元素作为基准元素,而是随机从数组里挑出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这个方法很有效,极大概率地避免了最差情况。这种处理思想很简单,我就不另外写代码了。

然而极大概率地避免最差情况并不等于避免最差情况,特别是对于数组很大的时候,更要求我们在选取基准元素的时候要更谨慎些。

三数取中(median-of-three)

基准元素应当精心挑选,而挑选基准元素的一种方法为三数取中,即挑选基准元素时,先把第一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和中间一个元素挑出来,这三个元素中大小在中间的那个元素就被认为是基准元素。

简单实现一下获取基准元素的方法:

function getPivot(arr, func, from, to) {
    var middle = (from + to) >> 1;
    var i0 = arr[from];
    var i1 = arr[to];
    var i2 = arr[middle];
    var temp;
    if (func(i0, i1) > 0) {
        temp = i0;
        i0 = i1;
        i1 = temp;
    }
    if (func(i0, i2) > 0) {
        arr[middle] = i0;
        arr[from] = i2;
        arr[to] = i1;
        return i0;
    } else {
        arr[from] = i0;
        if (func(i1, i2) > 0) {
            arr[middle] = i1;
            arr[to] = i2;
            return i1;
        } else {
            arr[middle] = i2;
            arr[to] = i1;
            return i2;
        }
    }
}

这个例子里我完全没管基准元素的位置,一是降低复杂度,另一个原因是下面讨论重复元素处理时,基准元素的位置没什么意义。不过我把最小的值赋给了第一个元素,最大的值赋给了第二个元素,后面处理重复元素时会有帮助。

当然,仅仅是三数取中获得的基准元素,也不见得是可靠的。于是有一些其他的取中值的方法出现。有几种比较典型的手段,一种是平均间隔取一个元素,多个元素取中位数(即多取几个,增加可靠性);一种是对三数取中进行递归运算,先把大数组平均分成三块,对每一块进行三数取中,会得到三个中值,再对这三个中值取中位数。

不过查阅v8的源代码,发现v8的基准元素选取更为复杂。如果数组长度不超过1000,则进行基本的三数取中;如果数组长度超过1000,那么v8的处理是除去首尾的元素,对剩下的元素每隔200左右(200~215,并不固定)挑出一个元素。对这些元素排序,找出中间的那个,并用这个元素跟原数组首尾两个元素一起进行三数取中。这段代码我就不写了。

针对重复元素的处理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处理元素比较的时候比较随意,并没有太多地考虑元素相等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做了这么多性能优化,对于重复元素引起的性能问题并没有涉及到。重复元素会带来什么问题呢?设想一下,一个数组里如果所有元素都相等,基准元素不管怎么选都是一样的。那么在分区的时候,必然出现除基准元素外的其他元素都被分到一起去了,进入最差性能的case。

那么对于重复元素应该怎么处理呢?从性能的角度,如果发现一个元素与基准元素相同,那么它应该被记录下来,避免后续再进行不必要的比较。所以还是得改分区的代码。

function QuickSortWithPartitionDump(arr, func, from, to) {
    if (!arr || !arr.length) return [];
    from = from === void 0 ? 0 : from;
    to = to === void 0 ? arr.length - 1 : to;
    if (from >= to - 1) return arr;
    var pivot = getPivot(arr, func, from, to);
    var smallEnd = from;
    var bigBegin = to;
    for (var i = smallEnd + 1; i < bigBegin; i++) {
        var order = func(arr[i], pivot);
        if (order < 0) {
            smallEnd++;
            swap(arr, i, smallEnd);
        } else if (order > 0) {
            while (bigBegin > i && order > 0) {
                bigBegin--;
                order = func(arr[bigBegin], pivot);
            }
            if (bigBegin == i) break;
            swap(arr, i, bigBegin);
            if (order < 0) {
                swap(arr, i, smallEnd);
                smallEnd++;
            }
        }
    }
    QuickSortWithPartitionDump(arr, func, from, smallEnd);
    QuickSortWithPartitionDump(arr, func, bigBegin, to);
    return arr;
}

简单解释一下这段代码,上文已经说过,在 getPivot方法中,我将比基准小的元素放到第一位,把比基准大的元素放到最后一位。定义三个变量 smallEnd、 bigBegin、 i,从 from到smallEnd之间的元素都比基准元素小,从 smallEnd到 i之间的元素都和基准元素一样大,从i到 bigBegin之间的元素都是还没有比较的,从 bigBegin到 to之间的元素都比基准元素大。了解这个关系就好理解这段代码了。遍历从 smallEnd + 1到 bigBegin之间的元素:

  • 如果这个元素小于基准,那么 smallEnd增加1,这时 smallEnd位置的元素是等于基准元素的(或者此时 smallEnd与 i相等),交换 smallEnd与 i处的元素就可以了。
  • 如果这个元素大于基准,相对比较复杂一点。此时让 bigBegin减小1,检查大数分区前面一个元素是不是大于基准,如果大于基准,重复此步骤,不断让 bigBegin减小1,直到找到不比基准大的元素(如果这个过程中,发现 bigBegin与 i相等,则中止遍历,说明分区结束)。找到这个不比基准大小元素时需要区分是不是比基准小。如果比基准小,需要做两步交换,先将i位置的大数和 bigBegin位置的小数交换,这时跟第一种case同时, smallEnd增加1,并且将 i位置的小数和 smallEnd位置的元素交换。如果和基准相等,则只需要将 i位置的大数和 bigBegin位置的小数交换。
  • 如果这个元素与基准相等,什么也不用做。

小数组优化

对于小数组(小于16项或10项。v8认为10项以下的是小数组。),可能使用快速排序的速度还不如平均复杂度更高的选择排序。所以对于小数组,可以使用选择排序法要提高性能,减少递归深度。

function insertionSort(a, func, from, to) {
    for (var i = from + 1; i < to; i++) {
        var element = a[i];
        for (var j = i - 1; j >= from; j--) {
            var tmp = a[j];
            if (func(tmp, element) > 0) {
                a[j + 1] = tmp;
            } else {
                break;
            }
        }
        a[j + 1] = element;
    }
}

v8引擎没有做的优化

由于快速排序的不稳定性(少数情况下性能差,前文已经详细描述过),David Musser于1997设计了内省排序法(Introsort)。这个算法在快速排序的基础上,监控递归的深度。一旦长度为*n*的数组经过了log*n*层递归(快速排序算法最佳情况下的递归层数)还没有结束的话,就认为这次快速排序的效率可能不理想,转而将剩余部分换用其他排序算法,通常使用堆排序算法(Heapsort,最差时间复杂度和最优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n*))。

v8引擎额外做的优化

快速排序递归很深,如果递归太深的话,很容易出现“爆栈”,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上面提到的对小数组采用选择排序算法,以及采用内省排序算法都可以减少递归深度。不过v8引擎中,做了一些不太常见的优化,每次我们分区后,v8引擎会选择元素少的分区进行递归,而将元素多的分区直接通过循环处理,无疑这样的处理大大减小了递归深度。我大致把v8这种处理的过程写一下:

function quickSort(arr, from, to){
    while(true){
        // 排序分区过程省略
        // ...
 
        if (to - bigBegin < smallEnd - from) {
            quickSort(a, bigBegin, to);
            to = smallEnd;
        } else {
            quickSort(a, from, smallEnd);
            from = bigBegin;
        }
    }
}

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巧妙的实现。

总结

不知不觉这篇文章写了这么长。本来想对比各种优化之间的性能差异,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必要。虽然快速排序算法是一个很容易很基础的算法,但我相信很多人并没有能够这么深入地去了解、去优化一个算法。而读过了v8引擎对于这么一个简单算法的实现后,我发现它并没有简单地为了实现一个算法而去实现,而是确确实实地尽一切可能去提高算法效率,去消除可能引起性能问题的因素。结论是你真的可以放心地使用Array.sort方法,它的性能令人放心。那么剩下问题的就是:作为开发者,我们应该如何编写高质量高性能的代码?是不是应该更精益求精一点,让我们代码更经得起推敲,更值得信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376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26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966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32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1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9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33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01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4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8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6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92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96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2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4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某次二面时,面试官问起Js排序问题,吾绞尽脑汁回答了几种,深感算法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总计一下! 排序算法说明 (1...
    流浪的先知阅读 1,189评论 0 4
  • Ba la la la ~ 读者朋友们,你们好啊,又到了冷锋时间,话不多说,发车! 1.冒泡排序(Bub...
    王饱饱阅读 1,790评论 0 7
  • 一、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的基本思想是:每次将一个待排序的元素记录,按其关键字...
    kevin16929阅读 552评论 0 0
  • @2018 张宇 高等数学18讲
    SnorlaxSE阅读 331评论 0 0
  • 毛姆说过。 所谓爱情所谓爱情,就是找到一个能满意性交的挚友,与其共同享受肉体交流与精神交流所带来的快感 今天讲个故...
    Demo呆某人阅读 637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