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其实是一位时间管理达人,让我们来看看,
他为了能够创造更多用于大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都做了哪些事:
策略1:避开忙碌的工作
他的日程安排中,几乎排除了所有的强制性任务:
他不与分析师交谈(巴菲特估计,一般的CEO,他们的时间有20%是花在的无效率交谈上);
他很少与媒体对话;
他不参加行业活动。
他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住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这也是他的出生地;
他几乎不参加任何内部会议。
想想我们平时拒绝别人有多难受啊,可以知道,他做的这些决定不会轻松。
实际上他也需要不断抵抗巨大的社会压力。
策略2:只和自己信任的人工作
巴菲特会审核与他一起工作的人。
他只与自己信任的首席执行官合作,并且已经和他们合作数十年。
这么做很有好处,因为都是自己信任的人,
在收购公司之前,他几乎不需要进行任何谈判和尽职调查。
信任,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你节省时间。
对他的团队成员,他也采用了相同的标准
——许多人已经与他在一起数十年了。
也就是说,选择那些你愿意和他们长期一起工作的人,
然后真的和他们长期一起工作。
在巴菲特哲学里,你可以看到,
他的投资是长线的,他在知识上也是看长线的,
甚至是在工作上,与他合作的人,他都是长期主义的。
策略3:保持简约
他裁掉了公司里几乎所有的官僚机构。
他的个人生活也很简单, 他住在一个简朴的房子里,而且他个人每年花销也不多。
随着我们在职业,公司和生活中的成长,增加生活复杂性非常容易,实际上这是常态。
当你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巴菲特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时,会发现,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恐怕也是最能践行极简的人之一。
策略4:专注于一些高质量的少量投资
他每年只进行少量投资。
他认为,卓越的回报来自集中的投资组合。
他一再告诫跟他学习的投资者,优秀的投资理念很少见。
如果在他们的职业生涯开始时,给他们一张二十洞的打孔卡,
这些打孔数是他们在投资生命周期内可以进行的投资数量,
只要严格执行,那么最终投资结果将会得到提高。
他在1993年年度报告中总结说,
这样做可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业务的思考强度,那么自然就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这显然也好理解,如果你一辈子只能投资20次机会,那么你还会那么随意吗?
策略5:关注长期投资
巴菲特一旦下注,他的持有是长期的。
对自己的前五大股票期权,他的持有都超过20年。
相比之下,典型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不到1年。
巴菲特将类似的概念也运用到知识投资上,在巴菲特的唯一授权一本传记中,
传记作者评论了自己从巴菲特那里学到的东西:
你学习和投资的东西应该是累积性的,
因此,与其去学习明天可能会过时的东西,
例如某些特定类型的软件(两年后甚至没有人使用过),
不如去选择可以让你在10或20年内变得更聪明的东西。
总之,他为了把时间都投入杠杆活动中,为此作出了许多努力。
他用来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也不是财富积累的直接结果,
而是他专门为此设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