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骑自行车吗?我不会。
记得小时候学骑车,永远都是在操场上绕圈觉得自己会了,却怎么都不敢上路,前两年共享单车出现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比正常人少了点什么。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说人生就像骑自行车,在失控中不断前行。因为自行车总是左摇右晃,永远都不会按照既定的弧线来走,我们想让它直着走,想让它停中间,似乎永远也办不到。
其实,我并不是没有试过骑车上路,只是第一次上路,车把手就把别人的轿车刮花了,车主说要我赔,那时候我身上只有几十块钱,身边的朋友也把自己身上的钱全都掏了出来,我们诚恳地道歉,可车主坚持要找老师找家长,朋友二话不说拉着我就跑。
我们真的跑掉了,借的破自行车也丢了。
所以,我遇到逆境,就会想到自行车这个梗。
是的,我最近又水逆了,你呢?最近状态如何?
我们来聊聊逆境吧。
逆境什么呢?
我简单的理解它为“坏事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挫折、压力和不顺利,总之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情境。
在你的生活中,有多少时间需要面对逆境?
面对逆境,你的姿态是什么样的?
记得《逆商》那本书里面写到,面对逆境我们会有三种姿态,放弃者、扎营者和攀登者,其实从字面意思已经很容易理解。
对照此时自己身处逆境的状态,也超有疗愈的功能。疫情对婚礼行业的影响确实很大,所有行业都开工了,婚礼还得等一等;学校收假两周优优的状态还没有回归,写作业发呆和直接睡着的概率是90%;自己前两天闪了腰,运动跟不上学习效率也很低,一直在调整期中,还没有形成规律…
但我真心想做攀登者。
梭罗说过一句话,最害怕死亡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从未真正活过的人。
尼采也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他的一切苦难。
这两句话一叠加好有意思,生活给了我什么痛苦和委屈,没关系,因为我知道我为什么而活,因为我是一个攀登者。
当我发现又“逆”了,怎么办呢?“Bingo,逆境!”
第一步要倾听,就是觉知,知道逆境来了。
第二步是探究,确认对结果的担当,只有自己可以负起责任来。
第三步是分析,分析局面是不是已经无法掌控?水逆的事是否会影响到其他方面?困难是不是会持续很久?分析发现答案全是NO。
第四步就是DO,是做点什么的时候了,做点什么呢?什么时候做呢?
我早起先去运动,跑走结合,保证健康的精神状态和精力;女儿写作业的时候,和她一起使用番茄钟来提高效率,我看书她学习相互鼓励;遇到问题,先调整心态去书里找答案,边读书边思考,如何开辟职业的第二第三坡道,实现反脆弱…
好了,我的状态在慢慢恢复,你呢?我准备去扫一辆共享单车再试试感觉,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