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种说法叫知道得越多,就未知的越多。人们常用这句话来安慰别人不要想太多。包括一些身心灵课程也说,不要用头脑,要用心。头脑越发达,越想不出结果,要用心等待,让结果自然显现。
我一直觉得类似的说法有点问题。难道无知比知道更好?我们是靠无知在让生活变得更好?
第一种说法,用了一种两分法,把世界划为我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而且假设知道是一个圆形️,知道得越多,代表圆的面积和周长越大,自然我们接触不知道的面积和周长也更大。乍一看,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无知与知识相生相伴。但仔细审视,就会发现很多逻辑问题。
例如,两分法不一定对,至少可以四分法:即你知道,并且实际知道;你以为你知道,实际你并不知道;你不知道,并且实际不知道;你不知道,你以为你知道。
又比如,知道和不知道的形状不一定是️,更应该是像一个互相交织的螺旋向上结构。你每消除一个不知道,你就多了一个知道,你的认知就提升一格,如此循环往复,你认知的绳索会不断加长。如果非要用圆形来形容,那也是假设世界所有的认知总和是个大圆(整体),分别由无数个知道和不知道的小圆(部分)构成,每多一个知道,就消除了一个不知道的盲点。
第二种说法,也就是身心灵里面经常强调的不要用脑要用心。不就是说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吗。如果你都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辨别和区分,你又怎么能够知道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你的情绪和想象的事实,进而怎么听到所谓内心的声音呢?
所以,并不是知识让人变得愚蠢,或者是读书无用。恰恰相反,无知和不求甚解让人愚蠢,读书少却想的多,能力匹配不了欲望才会让人痛苦。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