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的就是元宵节,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每每元宵节,我总期待蓦然回首能看到一个慈祥的老人,我的外奶奶,想我小时候有一年正月十五,外奶奶也在我们家,用荞面给每个人做了灯盏,在灯盏沿上用荞面捏了每个人的属相,等天色暗下来,圆月挂上柳树稍,把炕桌上摆放整齐的灯盏搬到院子里,月光在寒冬过后,也不冷清,没有风,点燃灯盏,一起欢声笑语,再把属于自己的那个灯盏捧在手里,一边走,一边与兄弟姐妹说着你的荞面小鸡很受然地卧着,他的小猴子我的小兔子都在干什么,感觉月亮也跟着自己走。
那次之后,想着正月十五每年都应该这样过,想着灯盏每年都就自己来了,如同月亮升起一样自然。可是很快就长大了,外奶奶离开我们整整10年了,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想起她老人家。
今年就想也能不能做点事,给我的孩子们留下一个甜蜜的回忆。于是,各种设想在大脑中闪现。荞面怎么和怎么捏,我以为我的外奶会捏,家里其他人都会捏,我从来不担心。可如今我不会,我竟然不会。
于是想简化程序,用蒸熟的面和紫薯来捏灯盏,把属相画到硬纸上剪下来,用牙签插到灯盏上。先生说那个不能吃,用萝卜来雕刻,还有黄色的胡萝卜。一顿策划之后,看时间不早了,还要赶路,再简化,把灯盏用果冻代替,蛋糕店里买蜡烛,煮鸡蛋上面画属相。再买果冻的时候发现小的太小,大的太贵,忽然发现旁边挂着的冰激凌状棉花糖,好看好拿好插蜡烛。
回头看来想象和我不会的想法耗去的时间最多,策划的时间居其次,真正做的时间最少,先生画轮廓,我来涂色。我问涂什么颜色,他说随便涂,涂花就可以。
就这样,半手工半成品的元宵节灯和属相就都有了。
晚上时分,爱➕康复中心有的孩子被父母接回家了,有的住校。我们一起过了一个有烛光摇曳的元宵节。于我,也是很满足,终于跟小时候的那次正月十五有了一次链接。在室外,我人生三十来年第一次亲手点燃了那个小小的烟花,算是突破。想来我从小到大连一根鞭炮都没放过,看着弟弟妹妹们放炮。
检视和总结
关于突破恐惧
国家二级婚姻咨询师晓晴老师在群里分享:有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并不是别人的轻视,而是自己丢掉的信心。消除恐惧的最佳方法,就是去做曾令你你恐惧的事情。不断去尝试和练习那些令你感到自卑的事,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不再是你的软肋。
这次第一次放炮,没做的时候各种担心忐忑,恐惧跟年龄没有关系,恐惧这件事情就会一直恐惧它,解决的唯一途径就是去直接做。害怕炮应该是很小的时候种下的种子,放炮就会消除对它的恐惧,发现自己更加勇敢。
对于别人来说很简单的一件事,有可能还会笑话你,这么小儿科,对于你来说是挑战,那就去做,不用管别人怎么看。
关于效能管理
时间管理大师叶老师说:凡是一个动作无法完成的工作都叫项目,做的时候要把它分解,分解到需要哪些步骤,分解到每一个步骤都可操作,再去动作就可以了。
同时不要追求完美,烂开始,好结果。
给这个事情一个期限,就正月十五,必须在8:00孩子们洗漱之前结束一切活动。
这个事情其实想了很久,一直没有做。正月十五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我长大了,我的孩子都出生了。只要不动作,对于事情就于事无补,毫无进展。打破零开始,一切就有了希望……
仪式感创造峰值体验和灵感迸发
昨晚我的妈妈吃了棉花糖,结束后还把那个画有她的属相鸡蛋吃了。她从来不吃零食,吃完晚饭从来不再吃其他东西。
我在最短的时间内一口气把视频制作出来,还配了字幕:与天地同在,与明月齐辉,不知道从哪里储存好的词都应景生出。
小朋友进来还用彩笔涂色,改了往日的讲故事环节。配合我找了一块石头,竟然是个小石子。她不知道你的用意,所以就用小石子代替,还很会变通。
立马想到我在课堂里,如果你的目标没有说清楚,学生们不明确,就会大相径庭,背道而驰。想起我有一次让小表妹给我照个半身照,她果真按照要求照了半身照,就是没头。传递信息要精确。
今年的正月十五就这样过了,明年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搜出这篇简书,以史为鉴,有章可循,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