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固着”,是老弗爷在精分里面提出的观点,为了避免我解释的不够清晰,特地撩了一下度娘,发现了这样的翻译: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固着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对刺激的保持程度,或不断重复的一种心理模式和思维特征。”
那为何写这样一个论点呢,因为从早上出门到现在,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固着模式。
其实固着模式在我自己理解就是一种强迫性重复,下面说说我早上出门以后发现这种病的各种表现吧。
1.
要写的第一个故事,其实是自己的一个突破。
我每天早上都堵车,所以每天早上开车其实都是一种实战演习,你需要根据路况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状态,应对,以及发现可能走的捷径,比如我每天下高架的时候,就会考虑是走主干道还是辅道,通常我是走辅道的,因为那条路的实际情况是,你可以从辅道上到主干道,但是你上了主干道,就一条路到下一个高架桥了,不能再改变了,而且大部分人的惯性模式是主干道,综上,所以以前的经验让我感觉辅道更容易变通,通常我选择的都是辅道。
昨天早上我出门和今天早上时间点是一样的,昨天早上依然走的辅道,而且我出门很早,奇怪的是,在辅道上堵了整整二十分钟,而主干道却是非常顺利。
所以当我今天早上面临抉择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主干道,而事实证明,这种改变是正确的。
路上的时候,我就开始觉察到了自己的这种改变,以前的我,即使内心知道可能辅道堵,但是因为强迫性重复,我会依然选择走辅道,仿佛不走辅道,就是一种背叛一样,而且我会给自己很多的理由,比如昨天早上的堵只是一时的,或许今天早上就不堵了,比如主干道今天可能会堵哦,如果我上去了,就改变不了,一条路走到黑了。
但是今天早上我选择主干道的时候是这样想的,根据昨天的现况做出调整,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活在当下,而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假设和想象,即使依然堵,至少是我挑战了自己。
而结果就是,非常顺利的开在主干道上,看着辅道比昨天还要堵,内心莫名的兴奋和激动,木哈哈。。。
2.
第二个故事要说的是强迫症,我总是强迫性的去纠正“错误”,为何这个“错误”要打引号呢,因为它实在构不成任何威胁。
早上洁在群里说“周一的作业全部完成,转交梁叶”,我第一反应就是不是周二么?于是我就艾特她,结果她没理解,来回沟通两遍,她理解了我的话。
而我发现我在纠正的过程中,我很不舒服,有种担心,担心自己的不断解释,别人会厌烦,而此刻的我,觉察到害怕别人厌烦,其实只是投射。
我习惯性的纠正别人的错误,其实一直都是某种投射,我害怕自己做错,对自己=对别人,所以一切的强迫性纠错,只是因为我不允许自己错误。
所以看到别人出错,忍不住去纠正,然后自己不舒服,又投射到别人会不舒服,对,就是这样。
是的,又是我的完美主义在作祟。该死的完美主义。
那么怎么办呢?四个字回答:觉察之美。
3.
这第三件事情,其实和“固着”关系不大,可是是我早上开车听“拥抱不完美”之后的感触,那种感触是爱,早上听了很久,但是最让我感触的是那个老师放学送学生回家的故事。
平时很腼腆不爱说话的学生,听到老师要走路送他回家的时候,异常的开心,一路上和老师说好多好多平时在学校根本不可能说的故事,老师也发现自己对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孩子比她想象中更懂事,更聪明。
故事的内容我不赘述,只是那个故事打动了我,不知不觉我热泪盈眶,我深深的问自己,我感悟到了什么。
为何对那个孩子的故事,我那么动容,当我听到故事说孩子经过冰激凌店,很想吃,可是因为父母一周只给十块钱零花钱,他要省两周的钱,才能吃一次冰激凌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小的时候,我小的时候没有零花钱,我会把爸妈给的早饭的钱省下来,自己买自己想吃的零食,有时候看到路边的乞丐,还会把钱扔给他们,只是因为看着可怜。
小的时候,我也渴望有老师送我,从小老师在我眼中就是威严的,不可靠近的,这种恐惧感一直延续到现在,一直到去年开始心理咨询,才有了好转。所以当我听到老师对孩子的感触的时候,更加的羡慕和动容了。
是的,我感触到了我的内在小孩,我那么疼惜自己,于是我流泪了。
但是流完以后,我感觉到了内心的柔软和平静,这是爱,我可以给自己,我也可以给别人。
好好爱自己的内在小孩,等未来,好好爱自己的孩子。
回到“固着”,突然想到周志建老师说的通过故事叙述不断认回自己,其实认回自己就是不断的改变很多的“固着”状态,让自己柔软的一面展现出来,让自己更加的爱自己,更从容和淡定。
可是这是多么漫长的一个过程啊,我们需要的是勇气,勇气真的很重要。
此刻的我,腿疼,请假休息会更好,可是我担心自己请假会影响其他人的排班,耽误大家的进程,是否我过于把自己太当回事了呢?只是现在真的不想改变,我知道自己不够爱惜自己的身体,那么暂时就让我再“固着”一下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