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来一位小朋友,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大特点就是爱推人,毫无征兆地把其他小朋友推倒。在很多人眼里,这也许就是“熊孩子”吧!
我观察了一会儿,他并不是攻击性地推别人,而是向别人表示亲昵的行为,并且他很享受整个身体倒在别人身上那种感觉。这让我首先想到了皮肤饥饿。
课后和他的妈妈沟通,我先是说明了我观察到的现象,他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别人的喜爱,再问妈妈,孩子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果然和我猜想的一致,这是个剖腹产的宝宝。
妈妈说在家里宝宝也身体接触,喜欢爸爸妈妈抱,还喜欢倒在爸爸妈妈身上。在外面玩的时候也会有这种现象,妈妈也很苦恼,因为作为养育者她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想和其他小朋友亲近的,如果制止,难免会给孩子造成情绪的拥堵,如果不制止,其他家长就会不高兴,甚至发生冲突。
我给妈妈推荐了两款感统游戏,一个是模拟产道游戏,一个是重力拥抱,都是针对剖腹产宝宝的内腔触觉训练。
但孩子喜欢推人的行为习惯还是需要介入的,当发生这种行为时,我们首先是把孩子抱过来,问他:“你是想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玩是吗?”通常大人的反应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因为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别人表达喜爱,并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会躲开,更不明白大人为什么要一惊一乍地说“不可以”,当我们把孩子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时,他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也能感觉到我们是要帮助他的。
接下来要跟他解释一下为什么要阻止他:“因为他也是个小朋友,你用力推他会摔倒的,他并不像爸爸妈妈这样强壮有力。”
我们常说小孩子下手不知道轻重,一方面是因为手的控制能力还不够,另一方面是,他只能区别“我”和“非我”,也就是说,除了自己以外的大人和小朋友都是一样的。他知道可以用力扑到爸爸妈妈怀里,还不能区分小朋友是经受不住这么大的冲击力的。
最后我们再给孩子一些合理的建议:“我知道你喜欢他想要和他一起玩,可以尝试去和他握握手,或者轻轻地拥抱。这样小朋友更容易接受你的喜欢。”
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因素,我们找到根源也就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孩子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管教。